诗词大全

《过僧房》

一饱听钟鱼,浮生百念疎。
不知门外事,长对案头书。
白日闲中过,青山深处居。
老天怜供薄,夜雨长园蔬。

作者介绍

顾逢,字君际,号梅山,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尝举进士不第,学诗于周弼,与同时陈泷、汤仲友、高常擅名于理宗端平、淳祐间,有苏臺四妙之称。长于五言,弼称之爲顾五言,自署其居爲五言田家。有诗十卷,已佚。元初辟爲吴郡教谕,卒年七十四。事见明正德《姑苏志》卷五四、《元诗选》癸集甲。 顾逢诗,据《诗渊》等书所录,编爲一卷。按:明《诗渊》辑顾逢诗,似将逢与梅山顾先生视爲二人,诗中并有《顾逢诗集》之题,是否一人已不能明。

作品评述

《过僧房》是宋代诗人顾逢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走进僧房,聆听钟声,感受其中的宁静。尘世纷扰的百般念头渐渐淡去。并不知晓外面的世事,长时间只对着案头上的书籍。在白天闲暇的时光中随意穿行,安居在幽深的青山之间。老天眷顾下,供奉的香火稀薄;夜雨滋润长园中的蔬菜。

诗意:
《过僧房》描绘了诗人进入僧房的情景和内心感受。钟声的鸣响带给他宁静和放松,使他能够抛开尘世的喧嚣和杂念。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阅读,对外界的事物知之甚少。他喜欢在白天闲暇时随意漫步,选择在幽静的山间居住。尽管他的供奉不够丰厚,但老天依然眷顾他;即使夜雨滋润他的园中蔬菜,也可视为一种祝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词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诗中通过对钟声、念头、书籍、白天、青山、老天和夜雨等元素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安静、宁谧的境界。诗人融入僧房的环境,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心灵的净化。他对外界的纷扰漠不关心,专注于读书和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安宁。尽管物质生活可能不够富裕,但他仍然感受到了老天的眷顾和夜雨的滋润,这种简朴的生活也被视为一种福泽。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尘世的冷漠态度。这种对内心净化和追求精神愉悦的表达,与宋代文人士人生活的特点相契合。通过欣赏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返璞归真、追求内心宁静的美学情趣。

  • 《送何水部蒙出牧袁州》

    白首名郎有几人,双旌昼锦不如君。楚江萍暖烘朝日,玉女衣轻挂晓云。极浦仙舟烟澹澹,高秘郡阁叶纷纷。政成更与他州别,从古宜阳重艺文。

  • 《颂证道歌·证道歌》

    佛性戒珠心地印,淫坊酒肆光迥迥。宝寿见他打一拳,从斯脱却劳生病。

  • 《醉落魄》

    鸾孤凤支。而今怎忍轻抛掷。知他别后谁怜惜。一味凄惶,辜负我思忆。云山万叠烟波急。短书频寄征鸿翼。相逢后会知何日。去也奴哥,千万好将息。

  • 《三月四日即景》

    忽忽春将暮,俄过三月三。草谁怜益母,花自媚宜男。乍到寻巢燕,初眠上箔蚕。新茶与稚笋,乡味忆江南。

  • 《喜幼文北归》

    风尘万里损光辉,旧面相逢却讶非。在路定留经处咏,还家犹着去时衣。久留远土虫蛇杂,忽解高罗燕鹄飞。尚念梁园三二客,与君同去不同归。

  • 《桃胶香鬟歌》

    深闺美人春睡起,侧倚银台注秋水。鬅松两鬓雾半垂,欲下犀梳不能理。春云暖雨桃胶香,调兰抹麝试新妆。岂无膏沐污颜色,思此佳人日断肠。君不见望仙结绮螺千斛,隋家但写双蛾绿。白发宫人奈老何,转头依旧庭花曲。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