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国士一首》

五陵少年铜乳臭,哲肃何甘作牛后。
曲合汙世乡愿徒,俗学聋瞽纷芜莠。
文士规模正始间,风流可喜未曾有。
志士机繁常济务,斡旋金谷捷趋走。
取乱尤须见兵势,料敌先应决攻守。
至言硕画安危机,却顾前思能审究。
服戎角力乃兵耳,入幄造膝直御寇。
人心天意归有道,务穑训学臻富寿。
自古迂儒无益算,盖世奇才实天授。
谁能剡牍出公言,明年定取单于首。

作品评述

《国士一首》是苏籀所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五陵少年铜乳臭,
哲肃何甘作牛后。
曲合汙世乡愿徒,
俗学聋瞽纷芜莠。
文士规模正始间,
风流可喜未曾有。
志士机繁常济务,
斡旋金谷捷趋走。
取乱尤须见兵势,
料敌先应决攻守。
至言硕画安危机,
却顾前思能审究。
服戎角力乃兵耳,
入幄造膝直御寇。
人心天意归有道,
务穑训学臻富寿。
自古迂儒无益算,
盖世奇才实天授。
谁能剡牍出公言,
明年定取单于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五言绝句的形式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思考和对国家出路的期望。

诗中描绘了五陵少年(指富贵之家出身的年轻人)铜乳臭(指他们从小就沐浴在铜钱的气味中,即富贵家庭的子弟),以及哲肃(指有智慧和才能的人)不愿意成为牛后(指甘愿屈居于他人之后)。诗句描述了富贵家庭子弟被俗学所迷惑,而他们学到的知识浅薄无益,导致社会风气混乱、纷芜莠。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文士规模正始间,风流可喜未曾有。这句表达了当时有志之士的涌现,他们具有宏大的抱负和卓越的才华,对于国家的未来充满希望。

随后的诗句描述了志士们不断地忙于应对各种事务,斡旋于金谷(指朝廷政务)之间,迅速行动。他们深谙取乱之道,了解决斗争中先决攻守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至言硕画安危机,指的是有智慧的言辞和卓越的绘画技艺都能够洞察安危之机。然而,诗人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在面对重要事务时,我们是否应该回顾过去,思考之前的经验,以便能够审慎地解决问题。

诗中还强调了服戎角力(指勇敢地承担军事责任)的重要性,表达了保家卫国的决心。入幄造膝直御寇,指的是进入幕府(指朝廷)并直接参与御寇(指抵御外敌)。

最后几句表达了人心与天意相合,只有归于有道的治理方式,才能够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富足长寿。诗人认为自古以来,迂腐的儒家学说没有实际的效益,而真正的奇才是上天所赋予的。诗人寄望于能够有人能明年剪除单于(指北方游牧民族首领)的首级,来完成国家的统一。

这首诗词通过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描绘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乱象的忧虑和对于有志之士的赞美。诗中呼唤着有志之士们勇于担当,努力奋斗,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和谐。同时也强调了治国方略的重要性,以及对于智慧、经验和决断力的追求。整首诗词既表达了对现实的批判,又体现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 《奉和翁千四知千十四隐居山中作》

    翁侯两兄弟,志尚等高独。闲心没江鸥,逸兴狎山鹿。难兄早登第,高风动乔木。湘南花满汀,百里正膏沐。归作山水游,词源倾百斛。令弟小谢徒,深沉郁林麓。优游千卷书,平生几竿竹。能琴弦不理,少饮巾未漉。史倡复弟酬,音调谐击筑。昼卧小窗南,烦暑在荷屋。凉风从何来,池花

  • 《挽林天和》

    行配古君子,齿尊乡丈人。傥来名位晚,长往诔文新。薤露空悲腊,刍灵不见春。诸郎无过毁,寿考没元身。

  • 《秋兴》

    白头韭美腌虀熟,赬尾鱼鲜斫鱠成。却对盘餮三太息,老年一饱费经营。

  • 《应天长(南屏晚钟)》

    翠屏对晚,鸟榜占堤,钟声又敛春色。几度半空敲月,山南应山北。欢娱地,空浪迹。谩记省、五更闻得。洞天晓,夹柳桥疏,稳纵香勒。前度涌金楼,笑傲东风,鸥鹭半相识。暗数院僧归尽,长虹卧深碧。花间恨,犹记忆。正素手、暗携轻拆。夜深後,不道人来,灯细窗隙。

  • 《代饯行》

    比来长掾宰如君,退食时惟儒士亲。编简香中犹得味,簿书丛底不沾尘。乍交只恨过从浅,每到须蒙问劳频。多少清风留鹤国,不堪折柳向西津。

  • 《寄外》

    尽扇停挥白日长,清风细细袭罗裳。女重来报新簪熟,安得良人共一觞。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