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穷无食肉相,老不能官犹崛强。
一杯紫蕨江西羹,万户封侯犹未当。
主人幕下三千士,谈王说伯如蜂起。
日日椎鲜与击肥,厌饫腥膻饱而已。
此生只愿吃此羹,坐看将军勋业成。
金山乞取一片山,要看濈濈儿拳短,穷人更是知田汉。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郭帅遗蕨羹》是宋代刘过所作的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穷的书生,虽然年老却依然怀揣雄心壮志。他只有一碗紫蕨羹,却期望能成为一方封侯之人。在主人的幕府下,有三千位士人,他们争论各种政治、历史问题,如同蜂拥而起。每天他们享用美味的食物,厌倦了肥美的鲜美和肥腻的食物,只求饱足而已。这位书生只希望能一直吃着这碗蕨羹,坐着看着将军的功业成就。然而,他却只能乞求一片山,希望能亲眼见证穷人的辛勤劳作所得。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地位和荣誉的渴望,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平和贫富差距。诗中的书生身处贫穷,却怀有追求成功和尊严的精神。他眼中的将军功业,象征着社会上的权力和荣耀,而他自己只能苟且求生,甚至只能渴望拥有一片山地。这种对于权力和地位的渴望与现实的差距,使诗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和感人。
整首诗流露出对于社会不公和贫穷状况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体努力和追求的认可。诗中的蕨羹成为了寄托人们渴望改变命运的希望和追求,尽管只是一碗平凡的食物,却代表着更大的意义。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描绘,呈现了社会现实与个体追求之间的冲突,展现了作者对于社会不公和贫穷现象的关切。同时,通过描述书生的渴望和对于蕨羹的追求,诗中也蕴含了对于个体努力和追求的肯定,以及对于改变命运的希望的寄托。
时雨光风总是吟,忧欢元不系晴阴。醍醐未用逾玄酒,中节何须论浅深。
出帘仍有钿筝随,见罢翻令恨识迟。微收皓腕缠红袖,深遏朱弦低翠眉。忽然高张应繁节,玉指回旋若飞雪。凤箫韶管寂不喧,绣幕纱窗俨秋月。有时轻弄和郎歌,慢处声迟情更多。已愁红脸能佯醉,又恐朱门难再过,昭阳伴里最聪明,出到人间才长成。遥知禁曲难翻处,犹是君王说小名。
忆初怀诏下天街,红烛相随御史来。场屋喜遵新定格,朝廷思见已成材。诛锄险异归平坦,洗濯英华出草莱。文藻诸生皆足用,更期儒行比骞回。
謪仙携妓戏人寰,也被千花妒玉颜。半点闲情千古恨,一波秋水两春山。锦袍宫烛云霄上,白苎乌纱江海间。欲寄双鱼招醉魂,月轮捉了蚤言还。
布谷布谷,十家九家逃亡屋。去冬屯田买牛到黄犊,今春军需剥皮共食肉。无牛可耕休论饭,秋粮要米从何办。布谷布谷奈尔何,江南渐少淮南多。
青壶乃似壶中谪。万象光辉森宴席。红尘闹处便休休,不是个中无皂白。歌烦舞倦朱成碧。春草池塘凌谢客。共君商略老生涯,归重玉田秧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