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暗云垂地,豀回树倒流。
诗随梅冷落,梦入鸟钩辀。
欲住无佳致,重来即旧游。
村眉攒八字,已解作春愁。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过永安院》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诗人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寂静而凄凉的景象,表达出他在经历旅途中所产生的深深的思绪和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山暗云垂地,
豀回树倒流。
诗随梅冷落,
梦入鸟钩辀。
欲住无佳致,
重来即旧游。
村眉攒八字,
已解作春愁。
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如下:
诗的开篇,以“山暗云垂地”描绘了一幅阴霾沉重的山景,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这里的山暗云垂,可以理解为景色昏暗、天空低垂,给人一种压抑和沉重的感觉。接着,诗人用“豀回树倒流”的比喻描绘了一种不尽如人意的景象,似乎是世事反常,一切都失去了正常的秩序和安宁。
接下来的两句“诗随梅冷落,梦入鸟钩辀”,诗人以悲凉的意象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梅花是冬季的花卉,而此时却感到梅花凋零冷落,象征着生命的枯萎和寂寞。而“梦入鸟钩辀”则揭示了诗人深陷困境,无法摆脱的苦闷和纠缠,被比喻为被捕鸟的钩子,无法自拔。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追求和无奈。诗人说“欲住无佳致”,意味着他渴望停留在某个美好的地方,但却无法找到满意的去处。无论再次回到过去的旅途,还是来到新的地方,都无法找到内心的安宁和满足。而“村眉攒八字”则描写了村庄中的人们皱起的眉头,折射出他们的苦闷和忧愁。
整首诗以简短而凄凉的语言,揭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迷茫和无奈,以及对生活的不尽满意之情。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诗人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苦闷,以及对于人生的思考和追求。这种细腻而深沉的情感,使得这首诗词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审美价值。
有意兼程去,飘然二翼轻。故乡多久别,春草不伤情。洗钵泉初暖,焚香晓更清。自言难解缚,何日伴师行。
梧桐叶凋辘轳井,万籁不动秋宵水。金杯泻酒艳十分,酒里华星寒炯炯。须臾蟾蜍弄清影,恍然不是人间景。金波谈荡桂树横,孤在玻璃千万顷。玻璃无限月光冷,澒洞一色无纤颖。清风飒飒四坐来,坎入羲皇醉中境。醉中起歌歌月光,月光不语空自凉。月光无情本无恨,何事对我空茫茫。
生怕炎天老又逢,草虫扇子献奇功。还将多稼亭前月,卷尽西湖柳上风。蚱蜢翅轻涂翡翠,蜻蜓腰细滴猩红。旧时绿鬓常州守,今作霜髯一秃翁。
金针引透白莲池,此语欺人亦自欺。何似田桑家五亩,鸡豚狗彘勿违时。
东家打麦声鼓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中间草屋眠者谁。不农不桑把书册。书中宇宙三千年,凡几变灭成飞烟。不知读此意何用,蓬藋拄迳荒春田。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先生带经驾黄犊,扣角前坡烟水绿。
君葺城楼望九峰,我能遍踏九芙蓉。飞云卷雨输贤守,透月穿天乞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