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忆中林访惠持,今来正遇早春时。
自从休去无心事,唯向高僧说便知。
李涉,洛阳人。初与弟李渤同隐庐山,后应陈许辟。宪宗时,为太子通事舍人,寻谪峡州司仓参军。太和中,为太学博士,復流康州,自号清谿子。集二卷,今编诗一卷。 李涉,洛阳人。初与弟李渤同隐庐山,后应陈许辟,宪宗时,为太子通事舍人,寻谪峡州司仓参军。太和中,为太学博士,復流康州,自号清谿子。集二卷,今编诗一卷。 李涉,洛阳人,渤之兄。补诗一首。
译文:经过隐居的寺庙
诗意: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经过一个隐居的寺庙,在那里,他常常拜访僧人惠持。诗人表示,他在这个早春的时候来到这座寺庙,自从他不再忙于琐事之后,唯有与这位高僧交谈,才能了解到一些内心的真谛。
赏析:这首诗词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僧人和寺庙的景色的喜爱。诗人提到了他过去访问的次数,以及现在恰逢春天时分的情景。他还提到,自从他摆脱了外界的琐事后,只有与这位高僧交谈,才能给他带来内心的平静和满足。通过描绘寺庙和僧人,诗人流露出对心灵修行和平静生活方式的向往。整首诗简洁明了,情感真挚,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销閒寻静处,古寺与居同。坐语僧窗日,行吟塔树风。香随檐蔔化,句到葛藤空。未必西来者,能知一苇功。
飞飞下荒村,渺渺集芜城。振衣出虹蜺,覆篑超丘陵。鲁卫百世腴,夷齐万年清。翻然舍我去,东风初涣冰。
旧居清渭曲,开门当蔡渡。十年方一还,几欲迷归路。追思昔日行,感伤故游处。插柳作高林,种桃成老树。因惊成人者,尽是旧童孺。试问旧老人,半为绕村墓。浮生同过客,前后递来去。白日如弄珠,出没光不住。人物日改变,举目悲所遇。回念念我身,安得不衰暮。朱颜销不歇,白发
多负悬弧礼,危时隐薜萝。有心明俎豆,无力执干戈。壮士难移节,贞松不改柯。缨尘徒自满,欲濯待清波。
书生本愿致时康,自怪秋来疾在床。胸次岂无医国策,囊中幸有活人方。但知元气为根本,正使长生亦秕糠。竖子何劳一除扫,区区犹欲恃膏肓。
抱玉将何适,良工正在斯。有瑕宁自掩,匪石幸君知。雕琢嗟成器,缁磷志不移。饰樽光宴赏,入珮奉威仪。象德曾留记,如虹窃可奇。终希逢善价,还得桂林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