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平生恨有馀,远循三楚吊三闾。
可怜留著临江宅,异代应教庾信居。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令狐楚帅河阳,奇其文,使与诸子游。楚徙天平、宣武,皆表署巡官。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令狐绹雅善锴,奖誉甚力,故擢进士第,调弘农尉,以忤观察使,罢去。寻復官,又试拔萃中选。王茂元镇河阳,爱其才,表掌书记,以子妻之,得侍御史。茂元死,来游京师,久不调,更依桂管观察使郑亚府为判官,亚谪循州,商隐从之,凡三年乃归。茂元与亚皆李德裕所善,绹以商隐为忘家恩,谢不通。京兆尹卢弘正表为府参军,典笺奏。绹当国,商隐归,穷自解,绹憾不置,弘正镇徐州,表为掌书记。久之,还朝,復干绹,乃补太学博士。柳仲郢节度剑南东川,辟判官、检校工部员外郎,府罢,客荥阳卒。商隐初为文,瑰迈奇古,及在令狐楚府,楚本工章奏,因授其学,商隐俪偶长短而繁缛过之。时温[庭]廷筠、段成式俱用是相夸,号三十六体。《樊南甲集》二十卷、《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今合编诗三卷。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人。生元和八年,大中十二年卒(据冯浩《玉谿生年谱》及岑仲勉《玉谿生年谱会笺平质》所推定。)补诗一首。
李商隐的《过郑广文旧居(郑虔)》描述了诗人经过郑广文曾经的旧居,引发了他对历史人物与时光流逝的思考和怀念之情。
诗中提到了宋玉,这是古代文学家宋玉的名字,他是楚国人,曾写下了《离骚》等代表作。诗人李商隐以“宋玉”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对宋玉一生仍有未了之恨的感受。随后,诗人追溯到了古代楚国的历史,惋惜地说他远循三楚,吊念着古代楚国的三位重要人物,即楚国的三闾大夫。
然后,诗人转而描述了郑广文曾经的旧居,表达了对于这位特殊人物的怀念和敬重之情。他称赞郑广文的居所是“临江宅”,意思是靠近江边的宅子,给人一种清凉、宁静的感觉。更进一步,诗人认为郑广文的居所与那个时代相异,也就是说他的品格与伟大的庾信相近。庾信是魏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被诗人视为时代的楷模。
整首诗透露出一种怀旧之情和对历史人物传世之意的敬仰。诗人对古代文士的追思与思念,以及对于他们品格的赞赏,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承继和珍视之情。诗中的意境如画,用简洁凝练的词语表达出深沉而深刻的情感和思考,体现了李商隐高超的写作技巧。
万汇之散殊,各具一太极。人言造化工,生物不可测,宁知有自性,无所用尔力。试尝问春风,春风谁能识。
钓艇夷犹一苇横,烟波万顷寄馀生。春雨歇,暮霞明。零乱溪花堕玉英。
儵忽会同,裴回安留。牲肥酒香,晨事聿修。惟德之凉,曷奄九州。帝命是祗,多福自求。
人心殊嗜好,黑白互相形。农臭不自悟,荧荧飞青蝇。一日对此君,炯然又眼明。子猷虽借宅,绿阴仍满庭。雅净两龚洁,高寒伯夷清。可近不可狎,劲挺干青冥。世人景先哲,绘画劳丹青。想像不觌面,孔孟何由倾。安知君子交,日日与相迎。手种万苍玉,君家有典刑。清风流至今,修好
夜静山寒渐透衣,旋煨松火拥炉围。忽听竹外篱门响,知是小童买酒归。
偶陪小队谢池行,云澹风轻雨未成。梦草诗情全老退,见花病眼尚分明。即今樵笛村童和,当日金莲院吏迎。得向骚坛分半席,绝胜一品与三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