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过侄寄椰冠》

衰发秋来半是丝,幅巾缁撮强为仪。
垂空旋取海棕子,束发装成老法师。
变化密移人不悟,坏成相续我心知。
茅檐竹屋南溟上,亦似当年廊庙时。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过侄寄椰冠》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衰发秋来半是丝,
幅巾缁撮强为仪。
垂空旋取海棕子,
束发装成老法师。
变化密移人不悟,
坏成相续我心知。
茅檐竹屋南溟上,
亦似当年廊庙时。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苏轼的衰朽之感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思考。苏轼在诗中以自己衰老的形象为切入点,表达了对时光的感叹和对岁月流逝的思考。他感叹自己的头发已经变得稀疏,像秋天的丝线一样,但他仍然以一种庄重的仪态系上黑色幅巾,以示自己的身份。他将海棕子(一种植物)从高处取下,将其编成椰冠,戴在头上,仿佛是一个虔诚的老法师。他认为人们对他的变化并不敏感,他的衰老之感只有自己心知。最后,他提到茅檐竹屋,让人联想到过去在廊庙中的身影,暗示了他曾经的荣耀和辉煌。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自己衰老的形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苏轼以一种既庄重又自嘲的方式,将自己的衰老与修身养性相结合,通过束发装成老法师的形象,表达了他对内在精神追求的坚持。他意识到人们对他的变化并不敏感,只有他自己心知其中的无奈和痛楚。最后两句以茅檐竹屋为背景,勾起了他过去辉煌的时光,暗示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词表达了时光流转、衰老与成长的主题,以及对自身和人生的反思。苏轼通过自我观察和内心的体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岁月的无情和对往昔的怀念。这首诗词既是苏轼个人的心境抒发,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同郑君瑞出濑溪即事十首》

    虆耜而掩古无讥,何必封崇揭祸机。到得珠襦金碗出,始知臝葬不为非。

  • 《和王少保遥伤周处士诗》

    冥漠尔游岱。凄凉余向秦。虽言异生死。同是不归人。昔余仕冠盖。值子避风尘。望乞求真隐。伺关待逸民。忽闻泉石友。芝桂不防身。怅然张仲蔚。悲哉郑子真。三山犹有鹤。五柳更应春。遂令从渭水。投吊往江滨。

  • 《菊》

    日日池边载酒行,黄昏犹自绕黄英。重阳过后频来此,甚觉多情胜薄情。

  • 《杂诗四首》

    独跨苍虬下太清,春风万里月华明。因君感激为君说,凿破天机我也惊。

  • 《过小孤山》

    古县萧条对岸开,大江行色榜人催。水多风处轻抬眼,浮出青山似覆杯。

  • 《咏史诗》

    文帝銮舆劳北征,条侯此地整严兵。辕门不峻将军令,今日争知细柳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