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亭出鸟外,骏马系云端。
万岭窗前睥,千家肘底看。
开瓶酒色嫩,踏地叶声干。
为逼霜台使,重裘也觉寒。
岑参,南阳人,文本之后。少孤贫,笃学,登天宝三载进士第。由率府参军累官右补阙,论斥权佞,改起居郎,寻出为虢州长史,復入为太子中允。代宗总戎陕服,委以书奏之任,由库部郎出刺嘉州。杜鸿渐镇西川,表为从事,以职方郎兼侍御史领幕职。使罢,流寓不还,遂终于蜀。参诗辞意清切,迥拔孤秀,多出佳境;每一篇出,人竞传写,比之吴均、何逊焉。集八卷,今编四卷。
诗词:《虢州西亭陪端公宴集》
红亭出鸟外,骏马系云端。
万岭窗前睥,千家肘底看。
开瓶酒色嫩,踏地叶声干。
为逼霜台使,重裘也觉寒。
中文译文:《陪端公宴虢州西亭》
红色的亭子在山鸟的远方,高高悬挂着如云翻滚的骏马。
透过窗前的万重山岭,可以看到千家万户的炊烟。
打开酒瓶,美酒的色泽嫩绿,踏在地上的叶子发出干燥的声音。
为了前往霜台办事,就算穿上厚重的皮袍也感到寒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岑参作为端公的随从,参加宴会时的场景和感受。诗人通过描绘红亭、骏马、万重山岭、千家万户、酒瓶、叶声等细节,展现了丰富的画面。红亭出现在山鸟飞翔的远方,给人一种遥远的感觉。骏马系在云端上,显示出其高贵和雄壮的形象。透过亭子的窗户可以看到万重山岭,山上千家万户冒出的炊烟给整个景象增添了生动的色彩。打开瓶子,酒的色泽嫩绿,叶子干燥的声音是诗人所感触到的细微之处。最后,诗人提到自己穿上厚重的皮袍,也觉得寒冷。这句写诗人为了前往霜台办事,即使穿上了重裘也感到寒冷,传达了作者对公务的坚持和努力的形象。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细节的关注,展现了作者作为随从参加宴会的感受和对办公务的努力。通过诗中的人物和景物塑造,表达了作者对事务的重视和对艰难环境的坚持。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红亭与鸟、骏马与云、开瓶的嫩酒与叶声干燥等对照,增加了诗的层次感和亮点。整体给人一种宏伟壮丽、清新脱俗的感觉,展现了唐代诗人的诗歌才华和写景能力。
还如费冠卿,向此振高名。肯羡鱼须美,长夸鹤氅轻。理琴寒指倦,试药黑髭生。时泰难云卧,随看急诏行。
寿母重孙始见渠,天教四世保同居。精神已是千金子,事业应须万卷书。亲戚满前非落寞,杯盘随分不萧疏。晬盘先揽文房宝,他日无优入异闾。
山多猿鸟群,永日绝嚣氛。一涧水流出,几房僧共闻。拄筇黏落趺,拂石动寒云。谁昔来营此,寻碑看记文。
当年歌舞时,不说草离离。今日歌舞尽,满园秋露垂。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
日出百鸟喜,覊人懒举眸。长恨年光缓,禄养未可求。若至年光过,高堂又白头。义和君有知,奈我心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