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山行尚有村,今朝岭塞更无门。
仰攀苔磴上绝顶,却倒篮舆下峻峦。
身觉去天才寸许,岸临无地不堪看。
前头尚有芙蓉在,此岭难登未是难。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过主岭》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穿越主岭的经历和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昨日山行尚有村,
今朝岭塞更无门。
仰攀苔磴上绝顶,
却倒篮舆下峻峦。
身觉去天才寸许,
岸临无地不堪看。
前头尚有芙蓉在,
此岭难登未是难。
诗意:
这首诗以作者过主岭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他在山行中的感受和思考。诗中的主岭是一座险峻的山岭,作者在昨天的山行中还能看到村庄,但今天却发现岭塞已经没有通行的门路了。他仰望着山上的苔磴,感叹自己攀登到了绝顶,但却只能倒退下来,像篮舆一样下降峻峦。作者感觉自己离天空只有寸许的距离,而岸边的景色无论往哪里看都不堪入目。然而,作者仍然能看到前方有芙蓉花开,尽管这座山岭难以攀登,但并不是完全不可逾越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过主岭的经历,表达了人生中面临困难和挑战时的心境。主岭象征着人生中的难关和困境,作者通过描述攀登和倒退的过程,表达了他在面对困难时的努力和无奈。诗中的苔磴和峻峦形象生动,给人一种险峻和艰难的感觉。作者的感叹和触景生情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矛盾和无奈。然而,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乐观的态度,尽管困难重重,但作者仍然能看到希望和美好的事物。这种乐观的态度给人以鼓舞和启示,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坚持努力,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迎接更美好的未来。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困境的态度,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送君北上黄林隅,路旁争问谁家姝?胡姬自言今罗敷,千骑中央夫婿殊。
萝径掩空扉,炎尘逐雨归。山明余夕在,草暗一萤飞。姹女鸾和驭,丹仙鹤羽衣。焚香与默坐,初悟幻情非。
野树皆绿叶,清江初白苹。偶来无筮日,小出当行春。人颂勾龙社,恩沾佩犊民。横江三百丈,遥见石嶙峋。
韩杜有佳句,炯炯如辰星。自昔此邦胜,中土亦饫听。奇观今愈多,洞户长不扃。秀色真可餐,腴泽到畦丁。寒岩度轻舫,瘦岭着危亭。因已小雁荡,宁复谈屏谈。自我来拥麾,每思御风泠。如何半载间,足迹才一经。居然俯仰中,便觉尘虑冥。旧刻暗苍藓,往事过奔霆。颇闻烟霞外,往往
西颢腾精,天地始肃。盛德在金,百嘉阜育。纩弩射牲,築坛登谷。明灵格思,旄罕纷属。
诗论心胆见天真,酒逐羁怀若有神。一夕所思惟我友,四时最乐是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