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人见说渐相安,更把西山作样看。
有人社民行志易,不宽不猛得中难。
设施新法须明允,掩盖前愆莫纠弹。
便作真王何用假,安排旗鼓即斋坛。
王迈(《永乐大典》引作王君实)(一一八四~一二四八),字实之,一作贯之,号臞轩,仙游(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潭州观察推官,改浙西安抚司干官。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爲考试官,因显擿详定官不公被黜。调南外睦宗院教授,时真德秀知福州,力爲之助。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试馆职,次年,爲秘书省正字(《南宋馆阁续录》卷九),轮对直言,忤旨,出通判漳州。又因应诏言事,削秩免官。久之,復通判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通判吉州,迁知邵武军。八年卒,年六十五(《后村大全集》卷一五二《臞轩王少卿墓志铭》)。有《臞轩集》二十卷(《续文献通考》),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等辑爲十六卷,其中诗五卷。《宋史》卷四二三有传。 王迈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害惠安吴簿明辅子良权南安宰二首》是宋代王迈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害惠安吴簿明辅子良权南安宰二首
邑人见说渐相安,更把西山作样看。
有人社民行志易,不宽不猛得中难。
设施新法须明允,掩盖前愆莫纠弹。
便作真王何用假,安排旗鼓即斋坛。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王迈对治理之道的思考和观察。他注意到在邑里,人们逐渐和睦相处,仿佛西山的景色一般美好。然而,他也意识到,为了实现社会民生的改善和行为的自律,不宽松也不过分严厉的治理才是最困难的。他主张在引入新法规的同时,要明确公正地执行,避免掩盖过去的错误而不加纠正。他认为真正的领导者不需要虚伪的伪装,而是应该以真诚的态度来组织并引导人们的行动,如同布置旗鼓一样。
赏析:
这首诗词体现了王迈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文人的思考。他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他对社会治理和领导者责任的看法。他认为治理要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宁,需要权衡不同的因素,找到恰到好处的平衡点。他强调了执行新法规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并批评那些试图掩盖过去错误的行为。最后,他呼吁领导者要真诚对待自己的职责,以真实的行动来引导人们,而不是依赖虚伪的表象。
这首诗词虽然简洁,却通过几个关键词和意象传达了作者的主张和观点。它展示了王迈对社会治理的深刻洞察和对领导者应有的品质的思考。在宋代社会的背景下,这首诗词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对于理解当时社会政治情况和知识分子的责任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育才为国寸心丹,修泮时闻锵八鸾。绿引沧溟循道入,青徘名第对门看。宸钩日焕龙蛇动,书阁云齐牛斗寒。未学幸陪芹藻豆,讵耽秋菊夕英餐。
云气深深护石坛,红尘飞不到阑干。清阴满地无人迹,一径松风鹤梦寒。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三王贵养老,取重在乞言。酒醴副佳淆,黄发斯皤然。朝廷本忠厚,风俗亦变迁。岂意汉道微,侍中惟少年。耆旧无备问,李公所以难。
罢直奚官雪满腮,少年曾扈上之回。金砧丰削蹄多裂,玉秣辛酸齿半摧。苜蓿地间春早遍,葡萄宫废野花开。病嘶破枥秋风夜,独忆先朝较猎来。
碧梧枝上占秋信,微闻雨声还惬。虹影分晴,云光透晚,残日依依团箑。阑干一霎。又长笛归舟,乱鸦荒堞。两鬓西风,有人心事到红叶。娇莲相对欲语,奈莲茎有刺,愁不成折。天上欢期,人间巧意,今夜明河如雪。新宽带结。想宝篆频温,翠奁低揭。雾湿云鬟,浅妆深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