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害惠安吴簿明辅子良权南安宰二首》

南安只是旧南安,敏手为之便好看。
事辨要先心肯辨,才难须信县无难。
锦遭伤后从新制,琴不调时改旧弹。
风防病笑理繁剧,公余何惜筑诗坛。

作者介绍

王迈(《永乐大典》引作王君实)(一一八四~一二四八),字实之,一作贯之,号臞轩,仙游(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潭州观察推官,改浙西安抚司干官。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爲考试官,因显擿详定官不公被黜。调南外睦宗院教授,时真德秀知福州,力爲之助。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试馆职,次年,爲秘书省正字(《南宋馆阁续录》卷九),轮对直言,忤旨,出通判漳州。又因应诏言事,削秩免官。久之,復通判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通判吉州,迁知邵武军。八年卒,年六十五(《后村大全集》卷一五二《臞轩王少卿墓志铭》)。有《臞轩集》二十卷(《续文献通考》),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等辑爲十六卷,其中诗五卷。《宋史》卷四二三有传。 王迈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害惠安吴簿明辅子良权南安宰二首》是王迈的作品,属于宋代的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南安的情景和南安官吏的才能和职责。

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译文:
南安只是旧南安,
敏手为之便好看。
事辨要先心肯辨,
才难须信县无难。
锦遭伤后从新制,
琴不调时改旧弹。
风防病笑理繁剧,
公余何惜筑诗坛。

诗意:
这首诗词讲述了南安地区的情况和南安的官吏们的才能和职责。诗人以南安作为背景,传达了对官吏和才能的赞美和期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南安的现状,表达了诗人对南安官吏的赞美和期望。诗中提到“敏手为之便好看”,强调了官吏们的敏捷和聪明才智,他们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处理事务,使南安的局势变得美好。诗人表示,处理事情要先有明确的心思,并且只有具备才能的人才能做到信守原则,才能够应对各种困难。

诗中还提到了锦和琴,锦遭伤后需要重新制作,琴不调时需要改变弹奏方式。这些比喻了南安地区在遭受挫折和困难后需要重新整顿和调整,以应对变化的情况。诗人认为,官吏们应该像锦和琴一样,灵活适应变化,以保持良好的治理状况。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南安官吏的赞美和鼓励。诗人认为,官吏们应该像风一样,防范疾病和笑声的干扰,专心致志地处理繁琐的公务。诗人还称赞南安官吏们筑起诗坛,意味着他们在业务之余,仍有时间和精力从事文学创作,展现了他们的多才多艺。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南安地区为背景,通过对官吏的赞美和期望,表达了对良好治理和才能的向往,并鼓励官吏们在处理事务时保持聪明、灵活和专注的态度,从而使南安蒸蒸日上。

  • 《大字吟》

    诗成半醉正陶陶,更用如椽大笔抄。尽得意时仍放手,到凝情处略濡毫。鲁阳却日功犹浅,宗慤乘风志未高。写出太平难状意,任佗天下颂功劳。

  • 《般涉调·哨遍·半世逢场作戏》

    半世逢场作戏,险些儿误了终焉计。白发劝东篱,西村最好幽栖,老正宜。茅庐竹径,药井蔬畦,自减风云气。嚼蜡光阴无味,旁观世态,静掩柴扉。虽无诸葛卧龙冈,原有严陵钓鱼矶,成趣南园,对榻青山,绕门绿水。【耍孩儿】穷则穷落觉囫囵睡,消甚奴耕婢织?荷花二亩养鱼池,百泉

  • 《望梅花》

    密密彤云覆地。蓬蓬然、朔风又起。大块呼吸,阳凝阴结,遍四野、玉花呈端。这些意。圣感丰年,显唐虞、再来治世。敬道尊儒修义。崇三教、共同一体。子孝孙贤,臣忠朝正,上下尽成和气。宝鼎内。*炷名香,祝皇王、寿延万岁。

  • 《霜叶飞》

    塞云垂地,堤烟重,燕鸿初度江表。露荷风柳向人疏,台榭还清悄。恨脉脉、离情怨晓。相思魂梦银屏小。奈倦客征衣,自遍拂尘埃,玉镜羞照。无限静陌幽坊,追欢寻赏,未落人后先到。少年心事转头空,况老来怀抱。尽绿叶红英过了。离声慵整当时调。问丽质,从憔悴,消减腰围,似郎

  • 《奉和御製看毛诗诗三章二章十二句一章八句》

    生民尊祖,时迈造成。江汉拨乱,凫鹥持盈。四诗之道,始于和平。五际之变,通于晦明。宣宥密之基命,敭遹骏之休声。或箴规于阙政,或歎咏于芳馨。

  • 《送沈子寿》

    孤城度日宛如年,赖有吾人慰眼前。把酒论文方累月,扬鞭别我遽朝天。长才合赴风云会,新渥行沾雨露边。帝里故人如见问,为言衰悴愈皤然。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