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诗多为海棠哦,花意依前怨不多。
已拆未开浑是韵,乍浓还淡总由他。
留连春色能销底,请托东风定肯麽。
岂是少陵无句子,少陵未见欲如何。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海棠四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海棠花是杨万里的创作主题之一,他的诗歌中经常出现海棠花的形象。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海棠花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我的诗多是关于海棠花的,
花的意境依旧,怨恨不多。
已经拆开但未完全绽放,花香依然浓淡由它决定。
停留在春天的色彩中,能否请东风帮忙吹开?
难道少陵没有诗句吗?少陵未见,又将如何表达?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海棠花的特点和表达作者的情感,展示了杨万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意:
这首诗词以海棠花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海棠花的喜爱和思考。海棠花是一种美丽而娇媚的花朵,它的花香和色彩给人以愉悦和美好的感受。作者通过描绘海棠花的特点,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中提到海棠花已经拆开但未完全绽放,这种状态象征着生命的不完整和未来的可能性。作者希望东风能吹开海棠花,让它完全绽放,这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生命的期待和希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海棠花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诗人展示了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中的意象清新自然,给人以美好的感受。作者通过对海棠花的描述,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它展示了杨万里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诗词在宋代诗歌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被广泛传诵和赏析。
多病带围宽。未到衰年已鲜欢。梦破小楼风马响,珊珊。缺月无情转画栏。凉入苎衾单。起探灯花夜欲阑。书册满床空伴睡,慵观。拈得渔樵笛谱看。
相逢一解颐,款曲吐肺腑。主人爱敬客,童孺亦呼舞。击鲜倒家酿,花枝照樽俎。善谑时绝倒,惜饮亦径醉。十年一会面,此身几寒暑。不见即相念,临分无可语。翰墨要陶练,饮食谨调护。行役今何时,天寒岁将莫。故乡松梓荒,他乡寓儿女。岂不念之深,只觉丹心苦。天机马出塞,人事
貔貅万灶绕城坳,礼重亲耕指近郊。丰稔早占种稑种,泰和端叶地天爻。弄田何足论钩盾,劳燕真看出大庖。诏许三农瞻日表,不须前蒲纛拥梢。
八年方把袂,万里只含情。已自忘颜面,犹能记姓名。深杯照落日,寒叶动秋声。独愧飞蓬影,飘飘过此生。
还君横卷空长叹,问我何年便退休。欲借岩阿著茅屋,还当溪口泊渔舟。经心蜀道云生足,上马胡天雪满裘。万里还朝径归去,江湖浩荡一轻鸥。
朝蒙曲尘居,夜傍糟床卧。鼻香黍麦熟,眼乱瓶罂过。囊中衣已空,口角涎虚堕。啜尝未云足,盗釂恐深坐。使君信宽仁,高会慰寒饿。西楼适新成,明月犹半破。拥檐青山横,拂槛流水播。雕盘贮霜实,银盎荐秋糯。共言文字欢,岂待红裙佐。惟知醍醐滑,不悟颇罗大。夜归肺增涨,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