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海阳十咏·云英潭》

芳幄覆云屏,石奁开碧镜。
支流日飞洒,深处自疑莹。
潜去不见迹,清音常满听。
有时病朝酲,来此心神醒。

作者介绍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作品评述

《海阳十咏·云英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描述了云英潭的景色和它给人带来的感受。

诗句中的“芳幄覆云屏,石奁开碧镜”描绘了云英潭的景色。这里的“芳幄”指的是茂密的树林,形成了一个美丽的绿色天幕。潭水碧绿如镜,清澈透明,犹如一面开启的碧玉镜子。

接下来的“支流日飞洒,深处自疑莹”表达了潭水从山中的支流中流出,水流飞溅,形成了美丽的景象。潭水深处的石头清晰可见,宛如水晶一般,让人感到神秘而迷人。

接着诗人写道“潜去不见迹,清音常满听”,意思是潜入水中,感受不到潭水的痕迹,但是清澈悦耳的水声却细细传来。

最后两句 “有时病朝酲,来此心神醒”,表达了诗人在身体不适时,来到云英潭可以使他的心灵得到净化和恢复。

整首诗词通过描写云英潭的景色和给人带来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云英潭是诗人思考和治愈的场所,给他带来平静和启迪。

中文译文如下:

茂密的树林遮蔽了云屏,
潭水像碧玉镜子闪烁。
流水从山里飞溅而出,
深处的石头光彩犹如水晶。
当潜入潭水中看不见印迹,
但清澈的水声时刻传来。
有时候,疾病困扰清晨,
来到这里可以唤醒心灵。

整首诗词以咏景的形式,将云英潭的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借景抒发情感,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云英潭的深刻感受,以及对云英潭治愈和启迪作用的认同。这种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治愈的渴求,使诗人与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引发人们对美的思考和对内心的反思。

  • 《题巴州光福寺楠木》

    近郭城南山寺深,亭亭奇树出禅林。结根幽壑不知岁,耸干摩天凡几寻。翠色晚将岚气合,月光时有夜猿吟。经行绿叶望成盖,宴坐黄花长满襟。此木尝闻生豫章,今朝独秀在巴乡。凌霜不肯让松柏,作宇由来称栋梁。会待良工时一眄,应归法水作慈航。

  • 《露坐》

    泠泠野水赴横塘,坐久松风入发凉。月淡星疏天欲晓,未妨清啸倚胡床。

  • 《次韵徐监岳四首》

    落落过眼谁知音,故山桧枝森碧林。白鸥盟坚不待亩,岂应辟影忘息阴。末路功名梦已断,生平丘壑情自深。素琴浊酒般礴地,颇领渊明千载心。

  • 《金丹诗四十八首》

    九真山上接楼台,日月浮生紫气堆。北海下生金芍药,南溟宫产玉攻瑰。三清门户三田奥,九转工夫九辙回。当此炼成无价宝,从教人笑我痴騃。

  • 《颂》

    南北东西万万千,乾坤上下两无边。相逢相见呵呵笑,屈指抬头月半天。

  •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

    风骚开国胙寒岩,劳绩批书课翠岚。梨子要肥千取百,菊苗每摘一生三。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