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海阳十咏·吏隐亭》

结构得奇势,朱门交碧浔。
外来始一望,写尽平生心。
日轩漾波影,月砌镂松阴。
几度欲归去,回眸情更深。

作者介绍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作品评述

《海阳十咏·吏隐亭》
自绿杨荫宅,一寻长乘驿。
匝逢龟背道,褒贬桑田地。
秩尽岳阳雁,筼筜况远疑。
此时唯有轩,隐者独茕茕。
号赋清闲字,心夸淡泊宁。
结构得奇势,朱门交碧浔。
外来始一望,写尽平生心。
日轩漾波影,月砌镂松阴。
几度欲归去,回眸情更深。

中文译文:
在绿杨荫庇的宅院自游,追求久居驿路。
经过龟背的道路,褒贬着桑田的居地。
官职已尽岳阳雁,台驾遥连况苍茫。
此时唯有这亭子,隐身者独自孤单。
号呼杂咏纯净之字,心中夸耀淡泊之宁。
它的结构非常奇特,朱门耸立在碧浔之间。
从外来的眼中开始望去,一笔一画描绘出了平生的心绪。
太阳的轩车映照水波的影子,月亮的光辉雕刻着松树的阴影。
几次次想要归去,回头目光中的情愫更加深沉。

诗意:
这首诗是刘禹锡《海阳十咏》系列中的一首,描述了作者在吏隐亭中的心情和思绪。诗中,作者描绘了吏隐亭的结构和环境,凭借外来客人的视角展现了自己平生的心绪,表达了对清闲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通过日月的转变、水波的影子和松阴的镂刻等方式,表现了作者内心情感的久远和深沉。通过这些描写,诗歌传达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生活的心境,呈现出一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意境。

赏析:
《海阳十咏·吏隐亭》是刘禹锡创作的一首别致的诗篇,通过描绘吏隐亭的特点和描述自己的心境,展示了作者追求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诗歌表达出作者对清闲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舒适的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描写,呈现出一种安逸、宁静的氛围。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手法,通过对日月、水波和松阴等自然元素的表现,展示了作者内心情感的丰富和深沉。整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结构和情感表达方式,展示了刘禹锡独特的创作风格,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清闲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 《喜雨》

    朝见一片云,暮成千里雨。凄清湿高枝,散漫沾荒土。

  • 《江边》

    西风忽报雁双双,人世心形两自降。不为鱼肠有真诀,谁能梦梦立清江。

  • 《望晓词》

    揽衣起兮望秋河,濛濛远雾飞轻罗。蟠桃树上日欲出,白榆枝畔星无多。

  • 《扈跸建康道中值雪二首》

    玉界琼田处处村,群山缭白晓云昏。圣君缟素天垂应,三白飞花奉至尊。

  • 《汪{左山右客}仁教授即官舍作斋予以独冷名之》

    昔君困虀盐,蓬首窗下读。秋萤屡乾死,明月以为烛。麻衣肘欲穿,才换一袍绿。岂知冷淡债,十载偿未足。书斋开冰厅,败壁数椽屋。横经缀鹄鹭,未省进凫鹜。穷通更事耳,裘扇有反覆。直今张罗地,便恐车击毂。先生粲可流,示现著冠服。从渠势炙手,了不见凉燠。小诗应大笑,笑我

  • 《赠颍阳知县刘烨著作》

    门风是相门,积庆岂须论。祖德书仪在,科名榜帖存。政声闻牧竖,墨迹见花村。物论将徵用,多应入谏垣。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