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供应几经秋,海国归心不少留,雨雪片帆过北固,烟霞丈室寄东瓯。
千灯续焰知无尽,一锡随缘信自由。
更到石门题雅句,碧云從此掩汤休。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海印大师归永嘉》是宋代杨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海印大师归永嘉,
The master Haiyin returns to Yongjia,
都城供应几经秋,
After several autumns in the capital city,
海国归心不少留,
His heart yearns for his homeland by the sea,
雨雪片帆过北固,
Rain and snow accompany his sail past Beigu,
烟霞丈室寄东瓯。
Amongst mist and clouds, his abode lies in Dong'ou.
千灯续焰知无尽,
Countless lamps continue to burn, signifying boundless devotion,
一锡随缘信自由。
With one staff, he follows fate and believes in freedom.
更到石门题雅句,
Furthermore, he arrives at Shimen to compose elegant verses,
碧云從此掩汤休。
Where azure clouds begin to obscure the lingering fog.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海印大师归乡的场景和他内心的感受。大师长时间在都城供奉佛祖,经历了几个秋天。然而,他的心思却始终留在他的故乡海国,对家乡的思念不减。雨雪中,他的船只驶过北固,意味着他即将离开都城,返回家乡。他的住所在烟霞之间,东瓯地区。诗中描述了他与佛法的深厚关系,千灯续焰象征着他对佛法的献身和无尽的信仰。他只带了一支锡杖,随缘而行,相信自由。最后,他到达了石门,题写了雅致的句子,碧云遮挡了汤休的景色,意味着他的追求已经到了尽头。
这首诗词通过景物描写和隐喻,表达了大师对家乡的眷恋和对自由的追求。他在佛法中寻求心灵的安宁,但他也渴望回到故乡,回归本真的自我。整首诗词既展现了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又表达了对宗教信仰和自由的坚持。通过这些意象和情感的交融,诗词给读者带来了内心的共鸣和感悟。
秋径填黄叶,寒摧露草根。猿声一叫断,客泪数重痕。
愁将万里身,来伴看花人。何事独惆怅,故园还又春。
楚女梅簪白雪姿,前溪碧水冻醪时。云罍心凸知难捧,凤管簧寒不受吹。南国剑眸能盼眄,侍臣香袖爱僛垂。自怜穷律穷途客,正怯孤灯一局棋。
女无美恶妬深宫,盛德如公果不容。何遽盖棺临禹穴,未应藏骨在秦峰。论文平日樽中酒,挂剑它年冢上松。点检交亲只解少,存亡悲感老情浓。
禁烟过也,正东风浓拂,来禽奇绝。翠叶修条千万点,轻染微红香雪。霁景烘云,暖梢吹绽,浩荡春容阔。棠阴已静,此花标韵终别。犹记宝帖开缄,如何青李,与佳名齐列。秀实甘芳莫待看,叶底匀圆堪折。且赏琼苞,繁英插鬓,淡伫留风月。宜将图画,有时凝想重阅。
不见安期悔上楼,寂寥人对鹭鸶愁。芦花雨急江烟暝,何处潺潺独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