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远尘难到,高堂便读书。
凤归巢已覆,鹤云栅常虚。
野水平荷叶,清风绕竹庐。
静边生万感,况复晚凉初。
胡仲弓,字希圣,号苇航,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参兄。生平不见记载,据集中诗知其二赴春闱始中进士,初官县令,未几即以言事被黜。继爲绍兴府掾、粮料院官(《心泉学诗稿》卷四《寄胡苇航料院》),时间约在理宗宝祐六年(一二五八)前后(《戊午天基节口号》)。后弃官,以诗游士大夫间。有《苇航漫游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一二收其诗一百六十余首。清四库馆臣又据《永乐大典》辑爲《苇航漫游稿》四卷。 胡仲弓诗,前四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江湖后集》中之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第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寒碧席上薪隐分韵得初字》是宋代胡仲弓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宁静清雅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喧嚣、专心读书的向往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心思遥远难以抵达,于高堂中专心读书。
凤凰已归巢巢已被覆,孤鹤在云栅中常常无踪。
野水平静荷叶展开,清风围绕竹庐飘荡。
静谧之中生发万般感慨,何况又是初秋的凉爽时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闲适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心灵远离尘世纷扰、专注于读书的渴望。诗人心思遥远,难以抵达高堂,但他仍在高堂中专心致志地读书。凤凰已经归巢,巢已经被覆,孤鹤在云栅中时常不见踪影,这表明尘世的喧嚣已经远离,只有安静与宁谧留在这里。
接下来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环境的美好。野水平静,荷叶展开,清风围绕着竹庐,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种环境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安宁,也增添了读书的乐趣。
整首诗词以静谧为主题,通过描绘寂静的环境和人与自然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心灵的宁静和感慨。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心生万般感慨,更在初秋的凉爽气息中体味到岁月的流转和生活的变化。
这首诗词通过婉约的笔法和清新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宁静读书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递了对自然与心灵的共鸣。诗意深邃,赏析时可感受到诗人对宁静境界的追求以及对岁月变迁的思考。
轻邮千里给台符,晓月征骖上道初。自比汉儒恩太渥,一生龚胜恨私车。
白云捧拥到危巅,杰阁翚飞倚半天。谷响颇疑吟木客,潮囘坐见变桑田。几重山隔几重海,一日身闲一日仟。真乐无如会心处,林花野鸟亦欣然。
骍骍角弓,翩其反矣。兄弟婚姻,无胥远矣。尔之远矣,民胥然矣。尔之教矣,民胥效矣。此令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愈。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已斯亡。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如食宜饇,如酌孔取。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雨雪瀌瀌
久历家庭役,今欣羽翼成。此行为别驾,平步可颛城。常整韦弦佩,要持冰檗声。山林佚吾老,有子足光荣。
我游保国三十年,昔者童稚今华颠。僧非昔人屋亦改,仰视乔木皆参天。惟余画壁屹相同,尘封蛛网犹依然。空王龙钟曳杖立,弥勒游戏挑囊眠。不知寺已几兴废,独此经久无变迁。我来摩挲三太息,欲去不忍空留连。丁宁老僧为守护,慎勿破壁随云烟。作诗仍以示来者,此诗此画当俱传。
严光隐富春,山色谿又碧。所钓不在鱼,挥纶以自适。余怀慕君子,且欲坐潭石。持此返伊川,悠然慰衰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