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东流阔,诸峰右转深。
蟾规欲破晕,天杵不盈寻。
浦逗分风席,洲喧避缴禽。
凭高机事息,并为汉川阴。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汉滨北楼》是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北楼矗立于汉滨之上,远眺一水东流的广阔,诸峰在右侧转折而深邃。蟾蜍的规矩欲要破晓的时候,天上的杵子还没有充盈显现。港湾里漂浮的船只分开风帆,洲岛上喧嚣的鸟儿躲避着罗网。我依靠高楼,静心思考着机缘,与汉川的阴影融为一体。
诗意:
《汉滨北楼》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宋庠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内心的感悟。诗中以北楼为视角,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与变化。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一系列景物巧妙地连接在一起,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流转,以及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宋庠细腻的观察力和精湛的描写技巧。首先,诗人以北楼为观景点,通过眺望一水东流,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和壮美。接着,诗人以诸峰右转深的描写,刻画出山峦的变幻和神秘感。蟾蜍规矩欲破晓、天杵不盈寻的意象,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变化的不确定性。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浦逗分风席、洲喧避缴禽的景象,通过动态的物象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发和万物相互依存的关系。最后,诗人凭高机事息,并为汉川阴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静心思考机缘和与大自然融合的心境。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主线,通过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内涵。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思考。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
世路驱驱又白头,争如闲卧绝他求。门前荒陇依依在,碑折松枯尽列侯。
君不见开元至化垂衣裳,厌坐明堂朝万方。访道灵山降圣祖,沐浴华池集百祥。千乘万骑被原野,云霞草木相辉光。禁仗围山晓霜切,离宫积翠夜漏长。玉阶寂历朝无事,碧树萎蕤寒更芳。三清小鸟传仙语,九华真人奉琼浆。下元昧爽漏恒秩,登山朝礼玄元室。翠华稍隐天半云,丹阁光明海
国人久倚东园望,拟築沙堤到广陵。
万象森罗具一尘,小庵花木四时春。客来相对默无语,亲见毗耶彼上人。
为爱凌晨细细开,谁人伴我独徘徊。朝阳满树无尘滓,寒雀惊窥欲下来。
涿州沙上饮盘桓,看舞春风小契丹。塞雨巧催燕泪落,蒙蒙吹湿汉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