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后誓师因毫众,周王致业述豳风。
不阶尺土一人俩,谁似皮冠一沛公。
徐钧,字秉国,号见心,兰溪(今属浙江)人。以父荫爲定远尉。宋亡不仕,金履祥尝延以教授诸子。精于史学,曾据《资治通鉴》所记事实,爲史咏一千五百三十首。今存《史咏集》二卷,五代部分已佚失。事见本集附许谦、黄溍、张枢序,清光绪《兰谿县志》卷五有传。 徐钧诗,以《宛委别藏·史咏集》爲底本,校以《续金华丛书》本(简称金华本)。
《汉高祖》是宋代徐钧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历史人物刘邦(汉高祖)为主题,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和领导才能。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汉高祖》中文译文:
商后誓师因毫众,
周王致业述豳风。
不阶尺土一人俩,
谁似皮冠一沛公。
诗意:
这首诗词以历史背景为基础,描述了汉高祖刘邦的伟大事迹。诗人通过对刘邦的赞美,表达了他的英雄气概、领导才能和奋斗精神。诗中突出了刘邦在商末时期受到毫众的拥护,以及他致力于复兴周朝的意愿。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刘邦与其他人的非凡之处,将他与其他人相提并论。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汉高祖刘邦的崇敬与赞美。首句“商后誓师因毫众”描绘了刘邦在商末时期受到毫众(即商朝末年百姓)的拥护,并以此为基础发动了起义。接着,“周王致业述豳风”表达了刘邦的志向,他渴望恢复周朝的兴盛,致力于国家的事业。下两句“不阶尺土一人俩,谁似皮冠一沛公”通过对比,强调了刘邦与其他人的非凡之处。不需要任何阶级等级,只凭自己的才能和努力,他能够成就千秋伟业。最后一句“谁似皮冠一沛公”以刘邦的字号“沛公”来指代他,突出了他的卓越才华和杰出领导能力。
整首诗简洁明快,语言精炼,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展现了刘邦的雄心壮志和出众才能。这首诗词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刘邦的形象,使人们对他的英勇和领导才华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通过与其他人的对比,诗人也强调了刘邦的非凡之处,使读者对他的伟大成就感到钦佩。
南荣晚闻道,未肯化庚桑。陶顽铸强犷,枉费尘与糠。越子古成之,韩生教休粮。参同得灵钥,九锁启伯阳。鹅城见诸孙,贫苦我为伤。空余焦先室,不传元化方。遗像似李白,一奠临江觞。
向来从宦郑公乡,每遇清游坐有光。江上凭栏天一色,湖边舣棹木千章。眼前景物俱堪赋,心著家山独未忘。归到小西湖更好,观鱼何必远如棠。
国有非常宠,家承异姓勋。背恩惭皎日,不义若浮云。但使忠贞在,甘从玉石焚。窜身如有地,梦寐见明君。
鸠性爱雨花爱晴,同倚东风不同情。春光三月浓于酒,双鸠醉寐不复鸣。双鸠不鸣花相语,无令鸠醒叫天雨。
高堂别馆连湘渚,长向春光开万户。荆王去去不复来,宫中美人自歌舞。
晴天杨柳丝千绪,淡月梨花玉一庭。又是东风去时节,数声啼鸟不堪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