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使传宣学士家,君王令草侍中麻。
紫泥金印才封了,莲烛然残一寸花。
郑獬(一○二二~一○七二),字毅夫,一作义夫,纾子。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七四)。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治平中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拜翰林学士(《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三四),权知开封府。二年,出知杭州,三年,徙青州(《干道临安志》卷三)。因反对青苗法,乞宫祠,提举鸿庆宫。五年卒(《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二三八),年五十一。有《郧溪集》五十卷。原本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宋文鑑》、《两宋名贤小集》中辑爲二十八卷,其中诗六卷。《东都事略》卷七六、《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民国卢靖辑《湖北先正遗书》所收《郧溪集》(蒲圻张国淦据京师图书馆所钞库本刊刻,简称张本,张本所附校勘记称张本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三三《幻云居诗稿》等。又自《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翰林夜直》是宋代诗人郑獬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皇帝派遣使者传达命令给宰相家中的学士。诗中蕴含着深刻的诗意和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翰林夜晚传达命令,
君王指派学士草拟文书。
紫泥金印已经封印,
莲花烛灭只剩一寸花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翰林夜直的场景为背景,通过描绘宫廷中的一幕,表达了深远的诗意。
诗中的“翰林夜直”指的是夜晚派遣翰林院的官员传达皇帝的命令。这一场景展示了皇帝的权威和高贵,以及学士的职责和忠诚。学士们在夜晚仔细拟写文书,以满足皇帝的要求。
诗中提到的“紫泥金印”象征着皇帝的权力和封赐。金印用紫泥封印,意味着重要的文书已经封存。这一描写展示了皇帝的威严和决策的重要性。
诗的最后一句描述了莲花烛灭,只剩下一寸花香。这个意象非常精妙,传递出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的感慨。莲花作为纯洁和高尚的象征,烛灭后只剩下花香,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存在和消逝。这种意象与官场中权力的转移和人事的更迭相呼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世无常的思考。
通过对宫廷场景的描绘和对细节的刻画,诗人郑獬通过《翰林夜直》传达了对权力、生命和时光流转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展示了宋代宫廷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引发读者对人生和权力的深入思考。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著书不就便相抛,远向襄州谒故交。里舍千头无旧橘,客程三脊有荒茅。买鱼村渡捐孤剑,沽酒山城解弊袍。双鬓岂堪禁岁月,眼看归鳦又成巢。
红绦约束琼肌稳。拍碎香檀催急衮。陇头鸣咽水声繁,叶下间关莺语近。美人才子传芳信。明月清风伤别恨。未知何处有知音,常为此情留此恨。
筠屿烟长碧,兰坡水自香。只宜行画里,忘却在潇湘。
望秩宣王命,斋心待漏行。青衿列胄子,从事有参卿。五马寻归路,双林指化城。闻钟度门近,照胆玉泉清。皂盖依松憩,缁徒拥锡迎。天宫上兜率,沙界豁迷明。欲就终焉志,恭闻智者名。人随逝水没,波逐覆舟倾。想像若在眼,周流空复情。谢公还欲卧,谁与济苍生。
喜作羊城客,忘为鹤发翁。问天求酒量,翻海洗诗穷。已过西南道,适遭东北风。扁舟载明月,枉作卖油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