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明朝一百五,谁家冉冉尚厨烟。
桃花开尽叶初绿,燕子飞来体自便。
爱客渐能陪痛饮,读书无思懒开编。
秦川雪尽南山出,思共肩舆看麦田。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寒食前一日寄子瞻》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寒食明朝一百五,
谁家冉冉尚厨烟。
桃花开尽叶初绿,
燕子飞来体自便。
爱客渐能陪痛饮,
读书无思懒开编。
秦川雪尽南山出,
思共肩舆看麦田。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寒食前一天的景象和情感。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清明节前一天,人们会纪念先人并祭扫墓地。诗中描绘了明朝时分的景色,以及作者对于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感悟。
赏析:
1. 诗词的开篇表达了明朝时刻的具体时间——寒食节前一天的第105天。这一细节为整首诗词奠定了时间和空间的基调。
2. “谁家冉冉尚厨烟”一句描绘了厨房中冉冉升起的炊烟。这种场景暗示了人们繁忙的生活和平凡的日常。
3. “桃花开尽叶初绿,燕子飞来体自便”这两句表现了春天的景象。桃花凋谢,新叶初绿,而燕子则随心所欲地飞翔。这些景象与人们的生活和感受形成了对比,暗示了人们对自由和自在的向往。
4. “爱客渐能陪痛饮,读书无思懒开编”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对待宾客和读书的态度。作者开始能够陪伴客人痛饮,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而读书时却无心思编写作品,暗示了作者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学问的疲倦和无所思索的状态。
5. “秦川雪尽南山出,思共肩舆看麦田”这两句以雪尽和南山的出现预示着寒冬的结束和春天的到来。同时,诗人表达了对乡村景色的思念和对生活的向往,希望与朋友一同驱车观赏麦田的美景。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色和表达作者的情感,展现了对自由、友情和乡村生活的向往。它以寒食节为背景,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自然景色相结合,传达出对于美好生活和真挚情感的追求。
寝门来哭夜,此月小祥初。风意犹忆瑟,萤光乍近书。墙蒿藏宿鸟,池月上钩鱼。徒引相思泪,涓涓东逝馀。
大道与众往,疾驱祗自尘。徐行听所之,何者非吾身。却过白鹤峰,鸡犬来相亲。筑室依果树,有无通四邻。安眠岂有足,良夜惟恐晨。晨朝亦何事,倦对往来人。
豆笾虽荐,黍稷非声。惠我岂几,歆兹至诚。
劲风东北来,茆屋吹欲裂。出门有奇观,湖上千峰雪。日高炊未具,岁晚衣百结。士岂无一长,所要全大节。
生銕铸就崑崙儿,头轻脚重肚皮大。明眼衲僧萨普吒,九十日中看不破。看不破,笑倒嵩山破灶堕。
伊水分来不自由,无人解爱为谁流。家家抛向墙根底,唯我栽莲越小楼。水色波文何所似,麹尘罗带一条斜。莫言罗带春无主,自置楼来属白家。日滟水光摇素壁,风飘树影拂朱栏。皆言此处宜弦管,试奏霓裳一曲看。霓裳奏罢唱梁州,红袖斜翻翠黛愁。应是遥闻胜近听,行人欲过尽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