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孩提从我兄,我今衰白尔初成。
分明寄取原头路,百世长须此路行。
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内人。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除左拾遗,歷监察御史。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自虢州长史徵为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诰。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未几罢相,出为同州刺史,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太和初,入为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僕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今编诗二十八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名为《寒食日毛空路示侄晦及从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曾年少时与兄长相依为命,
如今我已老衰,而你方刚开始成长。
明白地传授你原本的道路,
百世之久必将走过这条路。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元稹对他的侄子的关心和教诲。作者首先回忆起自己年少时与兄长的亲密关系,然后指出自己如今已经老去,而侄子还年轻,刚刚踏入人生的起步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希望能够明确地传授给侄子一些生活的道理和经验,让他能够在人生的旅途中找到正确的方向。作者相信,只有经历了百世的沉淀和积累,才能真正领悟到这条道路的真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晚辈的关心和期望。通过将自己年少时与兄长的情景与现在衰老的自己与年轻的侄子进行对比,作者展现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代际传承的重要性。作者希望侄子能够从自己的经验中获益,明白人生的道路并勇往直前。诗中的"百世长须此路行"一句意味着只有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和历史的沉淀,才能够真正理解并走好这条道路。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亲情和人生经验的思考,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特点。它通过简单的字句和意象,传递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整首诗字数不多,但内容丰富,给读者留下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江上数峰青,露出卷心经。明明没个字,向道祗如今。
尺素重重封锦字。未尽幽闺,别後心中事。佩玉采丝文竹器。愿君一见知深意。环玉长圆丝万系。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物会见郎人永弃。心驰魂去神千里。
岁暮远为客,一身归计深。尘沙日翳翳,雨雪夜阴阴。喜色开南信,悲怀动北琴。感时须寂寞,何独少陵心。
黄台瓜蔓已凄凉,五雁飘零不着行。一脉仅余三老在,半年又哭两兄亡。菊园霜熟秋香寂,蕙帐云寒春梦多。愁绝吟魂招不得,西楼风雨忆连床。
而今风韵,旧时标致,总皆奇绝,再相逢还是,春前腊后,粉面凝香雪。芳心自与群花别。尽孤高清洁。那情怀最是,与人好处,冷淡黄昏月。
世传学中禄,小子乃逢辰。一入谏诤司,鸿毛忽其身。可负万乘主,甘为三黜人。岂量尧舜心,如日照孤臣。薄责落善地,雅尚过朝伦。仅同龟在泥,敢冀蠖求伸。朱楼逼清江,下睨百丈鳞。羡此南鱼乐,不忍持钩轮。为郡良优优,乏才止循循。恬愉弗扰外,何以慰远民。拙可存吾朴,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