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身时位俱云得,同体君臣系所遭。
仁庙自从延辅弼,圣孙相繼委钧陶。
早辞十载调元鼎,尚拥平年出帅旄。
白首未尝安富贵,丹心愈更事勤劳。
曾无半语矜功大,犹有流言忌德高。
皎皎忠诚通日月,悠悠险计息波涛。
由来正直阴须相,此去勋名势转牢。
伊昔初秋降申甫,于今外牧滞萧曹。
恩颁天厩双龙种,赐及家庭一凤毛。
再拜捧觞何所祝,愿公三熟见蟠桃。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韩魏公生日三首》是宋代诗人强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治身时位俱云得,
同体君臣系所遭。
仁庙自从延辅弼,
圣孙相繼委钧陶。
早辞十载调元鼎,
尚拥平年出帅旄。
白首未尝安富贵,
丹心愈更事勤劳。
曾无半语矜功大,
犹有流言忌德高。
皎皎忠诚通日月,
悠悠险计息波涛。
由来正直阴须相,
此去勋名势转牢。
伊昔初秋降申甫,
于今外牧滞萧曹。
恩颁天厩双龙种,
赐及家庭一凤毛。
再拜捧觞何所祝,
愿公三熟见蟠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为了庆祝韩魏公的生日而创作的。诗人通过表达对韩魏公的赞美和祝福,展现了韩魏公在治理国家和个人奉献方面的杰出成就。
诗中首先提到韩魏公在治理身心和担任官职时都非常出色,体现了他作为君主和臣子的双重身份所经历的艰辛。他以仁德之心延揽辅弼之才,使圣孙们相继委以重任。
接着诗人提到韩魏公早早辞去了高官职位,调任元鼎,又荣升帅旄,展现了他廉洁自持、不追求富贵的品质,白发未曾享受过荣华富贵,但他更加坚定地为国家劳苦。
诗人指出韩魏公从未吹嘘自己的功绩,却遭受了流言蜚语和忌妒,表现了他高尚的品德遭到了一些人的诋毁。
诗词的后半部分,诗人以崇高的赞美描述了韩魏公的忠诚和正直,他的忠诚犹如皎洁的日月,他的聪明智慧能熄灭危险的计谋和波涛。历来正直之人必有阴谋诡计对付他们,但韩魏公依然保持着勋名,势力牢固。
最后,诗人提到韩魏公的生日,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敬意和祝福。他希望韩魏公能够享受到长寿的福报,像神话中的三熟见蟠桃一样,寓意着幸福和长寿。
这首诗词通过赞美韩魏公的品德和功绩,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祝福,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忠诚、正直和奉献精神的崇高追求。
秦楼花发时,秦女笑相随。及到秋风日,飞来欲问谁。似厌栖寒菊,翩翩占晚阳。愁人如见此,应下泪千行。
我有一机,直下示伊。青天霹雳,电卷星驰。德山临济,棒喝徒施。不传之妙,於汝何亏。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冉冉青衫客,悠悠白发人。乱山孤驿暮,长路百花新。终岁行他县,全家望此身。更思君去就,早晚问平津。
圣贤不得见,道散固已久。学者多自贤,鲜肯事师友。颠冥声利中,悔吝皆自取。动言无媿作,未知果然否。寡过云未能,先圣欣善诱。凛凛孟氏言,几希异禽兽。参乎病知免,遂使启足手。宁知起易箦,又在此段后。吾侪况小人,气质素凡陋。以其所以养,孝道亦何有。勉前类水马,立处
渺渺长淮路,秋风落木悲。乾坤限南北,胡虏迭兴衰。志士言机会,中原入梦思。江湖好山色,都在夕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