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含笑花》

百步清香透玉肌,满堂和气自心和。
褰帷跛客相迎处,射雉春风得意时。

作者介绍

施宜生(?~一一六○),字明望,原名逵,字必达,邵武(一作浦城、一作建阳,均属福建)人。徽宗政和四年(一一一四)擢上舍第,试学官,授颍州教授。金兵入汴,避走江南。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名编管婺州。北投刘豫,爲大总管府议事官。金废豫,仕金,官至翰林侍讲学士。故自号三住老人。金正隆四年(一一五九),爲正旦使使宋。时金造舟调兵准备南侵,施以隠语“今日北风甚劲”暗示宋臣张焘,使回被告发,烹而死。事见《耆旧续闻》卷六、《中州集》卷二,《金史》卷七九有传。今录诗十六首。

作品评述

《含笑花》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施宜生。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百步清香透玉肌,
满堂和气自心和。
褰帷跛客相迎处,
射雉春风得意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花朵、香气、客人和春风等元素,抒发了自己的喜悦和欣喜之情。

赏析:
首联"百步清香透玉肌",描绘了花朵的美丽和芳香,百步清香的形容使人感受到花朵香气的浓郁和远播。"透玉肌"则形容花朵的质感细腻,给人以触摸的感觉。

次联"满堂和气自心和",诗人通过"满堂和气"来描绘人们的和谐相处和喜庆的氛围。"自心和"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也传达了作者对和谐团结的称赞。

三联"褰帷跛客相迎处",诗人描绘了一个跛脚行走的客人被热情地迎接的场景。"褰帷"表示主人为了迎接客人而撩起帷幕,"跛客"则表明客人的身体不便,但他依然得到了热情的接待,展现了主人的友善和人情之美。

末联"射雉春风得意时",表达了诗人在春风拂面、心情愉悦的时刻,放下了猎弓,心怀得意之情。"射雉"是指射中野鸡,是一种狩猎的象征,而在春风中得意地放下猎弓,则表达了诗人在和谐的环境中积极放松和享受生活的心态。

整首诗以花朵、香气、和气、春风等形象描绘了美好、和谐、喜庆的场景,展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和谐友善的向往。通过对自然和人情的描绘,诗人传递出一种欣喜和宁静的情绪,让读者感受到美好的生活情境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 《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时凄怆之意十首》

    三泉退敌捐躯日,五岭逢纷去国年。皇天自古扶忠义,不必临风畏跕鸢。

  • 《后天易吟三十首》

    学者欲学易,当观羑里时。如何是敬字,恐惧畏忧危。

  • 《送客往夏州》

    怜君此去过居延,古塞黄云共渺然。沙阔独行寻马迹,路迷遥指戍楼烟。夜投孤店愁吹笛,朝望行尘避控弦。闻有故交今从骑,何须著论更言钱。

  • 《述松》

    远谷呈材干,何由入栋梁。岁寒虚胜竹,功绩不如桑。秋露落松子,春深裛嫩黄。虽蒙匠者顾,樵采日难防。

  • 《送从弟游江淮兼谒鄱阳刘太守》

    都门柳色朝朝新,念尔今为江上人。穆陵关带清风远,彭蠡湖连芳草春。泊舟借问西林寺,晓听猿声在山翠,浔阳北望鸿雁回,湓水东流客心醉。须知圣代举贤良,不使遗才滞一方。应见鄱阳虎符守,思归共指白云乡。

  • 《句》

    砚润浮残墨,琴乾响断弦。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