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鸦来时九月天,黄梁萧萧人刈田。
啼声清哀晚纷泊,迭和群音和且乐。
朋飞聚噪动百千,颈腹如霜双翅玄。
风高日落田中至,部队崩腾钲鼓沸。
高林古道榆柳郊,落叶晴霜荆棘地。
志士朝闻感岁华,田家候尔知寒事。
垄头雪消牛挽犁,荡漾春风吹尔归。
投寒避暖竟何事,长伴燕鸿南北飞。
我滞穷城未知返,为尔年年悲岁晚。
扁舟东下会有期,明年见尔长淮岸。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寒鸦词》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寒鸦来时九月天,
黄梁萧萧人刈田。
啼声清哀晚纷泊,
迭和群音和且乐。
朋飞聚噪动百千,
颈腹如霜双翅玄。
风高日落田中至,
部队崩腾钲鼓沸。
高林古道榆柳郊,
落叶晴霜荆棘地。
志士朝闻感岁华,
田家候尔知寒事。
垄头雪消牛挽犁,
荡漾春风吹尔归。
投寒避暖竟何事,
长伴燕鸿南北飞。
我滞穷城未知返,
为尔年年悲岁晚。
扁舟东下会有期,
明年见尔长淮岸。
译文:
寒鸦来时是九月天,
黄梁间人们忙着收割田地。
它们的啼声清脆悲伤,晚上纷纷而来,
和其他的鸟儿一起和谐地唱歌。
众多的鸟儿聚集在一起,嘈杂地飞舞,
它们的颈腹如霜,翅膀呈现深黑。
当风高日落时,它们飞到田间,
农民们的部队奔腾,钲鼓沸腾。
古老的高林和小路边长满了榆树和柳树,
落叶在晴朗的霜天里,荆棘地上。
有志向的人在朝闻到岁月的变迁时感慨万分,
农家等待着你,知晓着这寒冷的事情。
雪已融化,耕牛拉着犁在田头行走,
春风荡漾着,吹着你归来。
你投身于寒冷中避暖,最终是为了什么?
长久地陪伴燕雀和大雁南北飞行。
我困在贫穷的城市,不知何时才能回去,
每年为你的岁月晚景而悲伤。
扁舟将向东方驶去,我们会有相聚的日子,
明年在长江边再次见到你。
诗意和赏析:
《寒鸦词》通过描绘寒鸦在秋天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生活和大自然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寒鸦的形象来表达了季节的变迁和农田的忙碌,以及与之相伴的自然景观。诗中所描绘的田园景色和农民的劳作,体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诗中还融入了对志士和农家人的关怀,表达了对人们命运和时光流转的感慨之情。作者通过描写农民忙碌的场景,以及落叶和霜天等季节元素,传达了岁月易逝、时光流转的主题。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重逢的期盼和对诗中描述的是秋天的景象以及与之相关的田园生活。寒鸦在九月天来到,黄梁之间人们正在收割田地。它们的啼声在晚上清脆悲伤,与其他鸟儿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和谐的乐章。
成群的鸟儿聚集在一起,飞舞嘈杂,它们的颈腹如霜,翅膀呈现深黑。当风高日落时,它们飞到田间,农民们的劳作如部队般奔腾,钲鼓沸腾。
古老的高林和小路旁长满了榆树和柳树,落叶在晴朗的霜天中覆盖着荆棘地。有志向的人在早晨感受到岁月的流转时,心生感慨,而农家人等待着你,了解这寒冷的事情。
雪已融化,耕牛拉着犁在田头行走,春风荡漾着,吹你归来。你投身于寒冷中避暖,究竟为了什么?长久地陪伴燕雀和大雁南北飞翔。
我困在贫穷的城市,不知何时才能回去,每年都为你的晚年而感到悲伤。扁舟将向东方驶去,我们会有相聚的时刻,明年在长江边再次见到你。
这首诗以鸟儿的形象来描绘秋天的景色和乡村的生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农田的热爱之情。同时,通过对季节变迁和人生岁月的反思,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和命运无奈的感慨。诗中还融入了对志士和农家人的关怀,呼唤着人们对农田和自然的关注。整首诗以自然景象和乡村生活为基调,抒发了作者对乡愁和思念的情感。
君能为置后,此意不可忘。峣峣峙头骨,正好玉其相。
百辟欢呼降庭辰,金樽献酒愿千春。延年不假丹砂效,享寿全由圣德新。古物进来兼药鼎,画图呈处有仙人。君恩若赏歌诗意,应念甘泉待从臣。
楼台横复重,犹有半岩空。萝洞浅深水,竹廊高下风。晴山疏雨后,秋树断云中。未尽平生意,孤帆又向东。
环子受兵火涴,梅姬如玉雪清。二妃未免遗恨,三郎可煞无情。
鼻端栩栩师南华,脚步落落邱东家。一春多病守窗户,仰看蛛网粘杨花。
芦荻中间一港深,蒌蒿如柱不成簪。正愁半日无村落,远有人家在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