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
秋深客思纷无已,复值征鸿中夜起。
复閤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
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文中子通之孙。六岁善文辞,未冠,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是时诸王鬬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斥之。勃既废,客剑南,久之,补虢州参军。坐事,復除名。勃父福畤,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交趾省父,渡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八。勃好读书,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而卧,忽起书之,不易一字,时人谓之腹藁。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勃有集三十卷,今编诗二卷。
寒夜怀友杂体二首
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
秋深客思纷无已,复值征鸿中夜起。
复閤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
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中文译文:
北山烟雾开始茫茫,南津寒霜月亮郁郁。秋天深了,客人思念不止,偏在征鸿归来的深夜里。
再次打开帷帐,向着浦口的重楼开启,秋风和明月一同穿过江水。想起过去的朋友、过去的情感,怀念过去的宴会,遥望彼此却不能相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由两首杂体构成,以描述寒冷冬夜中怀念友人的心情为主题。通过描绘北山与南津这两个重要的地标景物,以及秋天的深入和客人的思念之情,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故友的怀念之情。
在第一首诗中,北山的烟雾和南津的霜月象征了远离归乡的客人思念故乡和朋友的深情。诗人通过使用形象的描绘,增强了读者对于孤独感和思念的共鸣。在第二首诗中,诗人回顾了过去与故友的相聚和宴会,但却无法再次共享这份情感,仅能相互思念而不能相见。这种相望相思而不相见的情感更加加深了诗人孤独的感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悲伤。
通过此诗,王勃成功地将自身的情感与读者产生共鸣,使人们感受到友情的温暖和离别的悲凉。同时,他运用自然景观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抒情效果,使诗歌更富有感情和美感。
古寺耸山椒,公堂去不遥。寻僧忘俗虑,盘道出尘嚣。疏箔卷烟雾,明时望泬漻。渔翁江上立,指我在云霄。
秋河溢长空,天洒万丈布。深雷隐云壑,孤电挂岩树。沧溟晓喷寒,碧落晴荡素。非趋下流急,热使不得住。
我迁海康,实编于民。少而躬耕,老复其真。乘流得坎,不问所因。愿以所知,施及斯人。
天风飒飒步声虚,一片红云控帝居。闻道茅家开夕宴,上元亲授太霄书。
烟中流水晓潺潺,扬子津头雨一湾。沾袖成斑皆客泪,隔江如黛是家山。欲探子母羞钱箧,未卜雌雄泣剑环。寄语吴郎三玉树,莫因裘敝笑人还。
当薛侯之初令也,珰而虎者,张甚。郡邑之良,泣而就逮。侯少年甫任事,人皆为侯危。侯笑曰:“不然。此蒙庄氏所谓养虎者也。猝饥则噬人,而猝饱必且负嵎。吾饥之使不至怒;而饱之使不至骄,政在我矣。”已而果就约。至他郡邑,暴横甚,荆则招之亦不至。而是时适有播酋之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