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汉源馆》

消热层冰远,投凉嘉树稀。
雨晴潇洒去,梦与泬寥归。
禽静谷无语,云生山有衣。
路行知水好,终不疗长饥。

作者介绍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汉源馆》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清凉幽静的场景,同时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中的“消热层冰远,投凉嘉树稀”表达了一种炎热夏季的景象。炙热的天气让人们渴望寻找清凉之地,而这样的地方却非常稀少。这句诗意味深长,通过对冰凉和清凉之地的描绘,传达了人们对凉爽避暑场所的渴望。

接下来的“雨晴潇洒去,梦与泬寥归”表达了雨后天空晴朗的景象。雨水洗涤了尘埃,带来清新的气息。在这样的天气里,人们的心情也会变得欢畅。诗人将雨后的景象与内心的思绪相结合,使诗词更富有意境。

“禽静谷无语,云生山有衣”这两句诗表达了山谷中的宁静和山峦间云雾的变幻。山谷中的禽鸟静默无声,增添了一种宁静的氛围,而山峦间的云雾像是为山脉披上了一层衣袍,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

最后两句“路行知水好,终不疗长饥”则表达了诗人对水的赞美和对物质欲望的思考。水是生命之源,给人以滋润和活力。诗人通过“路行知水好”表达了自己对水的珍视和对自然界恩赐的感激。而“终不疗长饥”则暗示了物质享受不能满足内心的渴望,诗人认识到物质的追求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和幸福。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对凉爽避暑的渴望、对清新天气的喜悦,同时也反思了人们对物质欲望的追求所带来的空虚和无法满足内心真正需求的局限。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清新、宁静、深思的感受。

  • 《海棠四首》

    暖醉寒醒各自奇,千花谁是复谁非。燕支浓透春风面,翡翠新裁生色衣。破落东皇能许劣,庄严西子较些肥。痴儿犹恨无香在,紫蝶黄蜂政打围。

  • 《花犯》

    报南枝、东风试暖,萧萧甚情味。乱琼雕缀。幻姑射精神,玉蕊佳丽。寿阳宴罢妆台倚。眉颦羞鹊喜。念误却、何郎归去,清香空翠被。溪松径竹素知心,青青岁寒友,甘同憔悴。渐画角,严城上、雁霜惊坠。烟江暮、佩环未解,愁不到、独醒人梦里。但恨绕、六桥明月,孤山云畔水。

  • 《寄衣曲》

    征夫去时着伫葛,征夫未回天雨雪。夜呵刀尺制寒衣,儿小却倩人封题。上有泪痕不教洗,征夫见时认针指。殷勤着向边城里,莫遣寒风吹腠理。江南江北一水间,古人万里戌玉关。

  • 《徐秀才园亭》

    茂松修竹翠纷纷,正得山阿与水濆。笑傲一生虽自乐,有司还欲选方闻。

  • 《赠无庵沈相师》

    喜见人间百岁翁,青鞋藜杖步如风。一庵无处知身幻,四海行来觉眼空。论相又看新进士,挑诗多识旧名公。承平往事谁知得,闲听高谈梦寐同。

  • 《书叹》

    遗蝗出境乐秋成,多稼登场喜雨晴。暗笑衰翁不解事,犹怀万里玉关情。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