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闻载酒者,去访子云居。
乃值徒御出,遂令谈笑虚。
为黍宁乏具,题凤岂有诸。
一听负荆语,还想蔺相如。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韩子华访石昌言不遇石有诗韩邀和答》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听说载酒的人,前去拜访子云的居所。
却遇到了徒御出行,于是便留下来谈笑虚度时光。
黍米酒器是否不足,凤凰图案是否有所缺失。
一听到负荆请罪的故事,又想起了蔺相如的事迹。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韩子华去拜访石昌言的情景。诗人通过描述韩子华的行程和与石昌言的交谈,表达了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诗中提到的黍米酒器和凤凰图案,暗示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和美好事物的渴望。而最后一句提到的负荆请罪和蔺相如,是对忠诚和勇气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品质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拜访友人的场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诗人展示了韩子华的品性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韩子华的期望与现实进行对照,表达了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思考。最后一句提到的负荆请罪和蔺相如,给诗词增添了一丝英雄气概,也使整首诗词更具深意。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友谊、理想和勇气等主题,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就荒山竹重抽笋,新种池荷晚著花。意象全然似村落,又添茅屋两三家。
绳床竹簟曲屏风,野水遥山雾雨蒙。长有滩头钓鱼叟,伴人闲卧寂寥中。
疏梅月下歌金缕,忆共文君语。更谁情浅似春风,—夜满枝新绿、替残红。蘋香已有莲开信,两桨佳期近。采莲时节定来无,醉后满身花影、倩人扶。
红芳紫萼怯春寒,蓓蕾粘枝密作团。记得观灯凤楼上,百条银烛泪阑干。
百年如梦竟何成,白发重来此地行。还似萧郎许玄度,再看庭石悟前生。
家住涛江东复东,渺然云浪接晴空。半生仕路崎岖里,十亩家山杳霭中。来往未成三径乐,笑谈还喜一樽同。强将俚语赓妍倡,曹郐端惭齿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