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侍臣方赐冰,我赋得之从友朋。
开盘一见水玉璞,置坐百步无青蝇。
热肤收汗起疹粟,不有消渴同茂陵。
杜子每思赤脚踏,韩老尝苦如甑烝。
惭无二公才与学,享此足与俗辈矜。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韩子华遗冰》是一首宋代梅尧臣所作的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六月侍臣方赐冰,
我赋得之从友朋。
开盘一见水玉璞,
置坐百步无青蝇。
热肤收汗起疹粟,
不有消渴同茂陵。
杜子每思赤脚踏,
韩老尝苦如甑烝。
惭无二公才与学,
享此足与俗辈矜。
这首诗词描述的是在夏季的六月,侍臣刚刚赐予梅尧臣一块冰。梅尧臣以此为题,写了一首诗来表达他的感激之情。他将这块冰与自己的友朋分享。
诗中提到,当他打开冰盘时,看到冰水晶莹剔透,如同未经雕琢的玉石,坐在百步之外也无法看到任何苍蝇,显示了冰的清凉和洁白。
诗的下半部分描写了夏天的炎热,皮肤发热、汗水淋漓,起了疹子和小颗粒状的汗珠。然而,梅尧臣提到,他并没有遭受饥渴的痛苦,就像茂陵(指杜牧)一样,因为他得到了这块冰。
最后两句表达了梅尧臣的谦逊之情。他自愧不如杜牧和韩愈那样才学出众,但他庆幸自己能够享受到这份冰的清凉,与常人不同。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冰的珍视和感激之情,同时映射出作者对自己才学的谦卑态度,以及对生活中小小满足的珍惜。
古寺孤云际,寒斋落叶中。消愁惟是酒,无奈酒尊空。
身里出门,门里出身。白云能作客,明月解随人。
芙蓉心上三更露,茸香漱泉玉井。自洗银舟,徐开素酌,月落空杯无影。庭阴未暝。度一曲新蝉,韵秋堪听。瘦骨侵冰,怕惊纹簟夜深冷。当时湖上载酒,翠云开处共,雪面波镜。万感琼浆,千茎鬓雪,烟锁蓝桥花径。留连暮景。但偷觅孤欢,强宽秋兴。醉倚修篁,晚风吹半醒。
联镳接武两长身,鹓鹭行中语笑亲。九子羡君门户壮,八州怜我往来频。伫闻东府开宾阁,便乞西湖洗塞尘。更向青齐觅消息,要知従事是何人。
问君有赋敌相如,谁为君王诵子虚。去岁别家今未返,有亲须养得安居。附名愿见先友记,宣布曾传太史书。清燕倘思询旧事,莫辞待诏久公车。
君恩九鼎重,臣命一毫轻。出身事主,刚甚须作不平鸣。老却西山薇蕨,闲损南窗松菊,羞死汉公卿。豺狼敢横道,草木要知名。秋已素,人又去,若为情。长沙何在,风送呜咽暮潮声。举棹却寻归路,挥尘莫谈时事,得酒且频倾。一片古时月,千里伴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