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玄鹄白从来事,兔角龟毛本自无。
日用不知何许是,漫言实相与空虚。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韩元吉创作的《航弟自广润省坟金华作二绝句送之》。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乌玄鹄白从来事,
黑色的天鹅白色的乌鸦,从来都没有发生过。
兔角龟毛本自无,
兔子的角和龟的毛本来就不存在。
日用不知何许是,
平凡的日常生活是什么?
漫言实相与空虚。
无论是夸夸其谈还是实际行动,都是虚无的。
这首诗词以一种婉约的语言表达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和质疑。诗人通过形容黑色的天鹅和白色的乌鸦,以及不存在的兔子角和龟的毛,来暗示世界上本就不存在绝对的黑与白、有与无的界限。接下来,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日用不知何许是”,探讨了平凡生活的真正含义。最后一句“漫言实相与空虚”则表达了对言辞和实际行动的虚无感。
整首诗词通过对常见事物的极端对比和质疑,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和对虚妄的批判。诗人以质朴的语言,传达了一种超越表面现象的深刻思考,呼唤人们追求真实和内在的价值。这种思辨性的表达方式,在宋代的文化氛围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体现了婉约派诗歌的特点。
胡骑凭陵八月风,羽书朝暮九华宫。金吾宿卫临关外,宣府游兵集禁中。燕塞河山天下险,泰陵恩德众心同。谁能补衮供臣职,莫遣宵衣损圣躬。
诗行於世先春秋,国风变衰始柏舟。文辞感激多所忧,律吕尚可谐鸣球。先王泽竭士已偷,纷纷作者始可羞,其声与节急以浮。真人当天施再流,笃生梅公应时求。颂歌文武功业优,经奇纬丽散九州。众皆少锐老则不,翁独辛苦不能休,惜无采者人名遒。贵人怜公青两眸,吹嘘可使高岑楼,
主人爱客扫林亭,天影波光相与明。蝶傍池边飞舞惯,鸟从花上往来轻。沧浪傲世不复羡,鶗鴃妒春惟欲鸣。能趁繁枝开熟酿,先拚黄帽为君倾。
平生喜诵城山句,一诵千回起狂慕。梦魂夜夜峨眉巅,峨眉只在家西住。照人楼蜃嘘青红,落笔天昆走云雾。冥搜古髓生润芳,坐演正声入韶濩。兰宫璧水俱隽功,金马玉堂岂迂步。何人为叫阊阖云,试使琅玕一披露。男儿岂暇谋温饱,丹心要使辉青素。水潮方仰昌黎韩,日边又起长沙傅。
万里先行脚,三家晚闭关。曾求诗入海,亦作史藏山。
手种寒梅度一春,主人指日是行人。孤根奈久不忘旧,疎蕊逢秋已献新。堪笑世情何恁薄,不知花意却相亲。年年记取栽培力,为送幽香入梦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