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过西湖,冷浸一天寒玉。
山色虽言如画,想画时难邈。
前弦后管夹歌钟,才断又重续。
相次藕花开也,几兰舟飞逐。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好事近(西湖)》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日常游览西湖的景象。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日日过西湖,
每天都要去西湖,
冷浸一天寒玉。
湖水清冷像一块寒冰。
山色虽言如画,
虽然山水美景如画,
想画时难邈。
但是要想描绘出这美景却很难。
前弦后管夹歌钟,
前面是琴弦,后面是管乐,伴随着歌声和钟声,
才断又重续。
声音刚刚停止又重新开始。
相次藕花开也,
莲藕花朵接连开放,
几兰舟飞逐。
几艘蓝色的船儿追逐而过。
诗词的译文及赏析:
这首诗词以西湖为背景,通过作者日常游览西湖的经历,表达了对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开篇以日日过西湖的行为为引子,强调作者对西湖的喜爱和频繁造访。接着,作者用“冷浸一天寒玉”来形容西湖的水质清冷如玉,寓意着湖水的清澈和纯净。这一描写不仅展示了西湖的美丽,还将其与珍贵的宝玉相比,增添了一层珍贵和宝贵的意味。
接下来的两句“山色虽言如画,想画时难邈”表达了作者对西湖山水景色美好的认可,但也点出了画家面对这样美景的无奈之处。作者深知美景难以完美地被描绘在画纸上,因为这些美景的绝妙之处往往超越了艺术的表现。
在下一联中,作者运用音乐的形象,描述了在西湖游船上的欢乐氛围。前弦后管夹歌钟,形容了歌声和钟声与乐器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而“才断又重续”则表达了音乐声不断重复的律动,使人们沉浸在欢乐之中。
最后两句“相次藕花开也,几兰舟飞逐”描绘了莲藕的花朵相继开放,蓝色的船只飞快地追逐而过,表现了西湖春夏季节的繁荣景象和热闹的船舶活动。
整首诗词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和自然之美的热爱,表达了对快乐和欢乐时刻的追求。同时,辛弃疾以巧妙的描写和音乐的意象,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给读者带来了愉悦和享受。
沈沈百尺馀,功就岂斯须。汲早僧出定,凿新虫自无。藏源重嶂底,澄翳大空隅。此地如经劫,凉潭会共枯。
西行殊未已,东望何时还。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相忆不可见,别来头已斑。
历阳南望极,岸远石城危。去梦惊潮断,行吟见雁随。淮帆向风阔,楚木落秋迟。到日应间卧,公心帝自知。
造化雕镌巧,真成一洞天。曾将修蟒逐,却许蛰龙眠。石现金刚足,泉流仙客田。炷香吾道者,色体尚依然。
公子风流更可人,仙家问讯柳湖春。烦公瓮下一杯水,洗我胸中百斛尘。
均为横目民,贤否天壤异。苟怀长者心,必徇君子义。道途分两岐,书木立标识。行人免颠迷,岂不亦一惠。大泽陷项王,亡楚固天意。奈何效田父,动以绐为智。军旅比骚动,所至迟迁避。有屋空无人,有人门亦闭。隔篱缪云云,前有佳店肆。荒榛狼虎间,日暮竟无诣。嘻其孰使然,险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