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菊吐寒花,香弄小园秋色。
携手画阑西畔,忆去年同摘。
小亭依旧锁西风,往事已无迹。
懒向碧云深处,问征鸿消息。
陈亮(一一四三~一一九四),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早年尝考古人用兵成败之迹,着《酌古论》,知州周葵礼爲上客。孝宗干道中婺州以解头荐,补太学博士弟子员,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归。淳熙五年(一一七八),更名爲同,六次诣阙上书,极论时事,爲大臣交沮,不果。孝宗即位,復上书论恢復,不报。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进士,授佥书建康府判官,未至官,逾年卒,年五十二。有《龙川集》,今传本已非完帙。事见《水心集》卷二四《陈同甫墓志铭》,《宋史》卷四三六有传。今录诗十四首。
《好事近》是宋代诗人陈亮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篱菊吐寒花,香弄小园秋色。
携手画阑西畔,忆去年同摘。
小亭依旧锁西风,往事已无迹。
懒向碧云深处,问征鸿消息。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以及诗人对往事和远方的思念之情。篱菊开放着寒冷的花朵,散发出香气,点缀着小园的秋色。诗人与伴侣手牵手坐在画栏边,回忆起去年一同采摘菊花的情景。小亭依然被锁住,西风吹过,但往事已经无迹可寻。诗人因懒散而不愿向深处的碧云问候飞往远方的雁儿消息。
赏析:
《好事近》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展示了陈亮细腻的描写技巧和感情表达能力。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篱菊吐寒花和小园秋色,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寒冷而美丽的秋天场景。篱菊吐寒花一簇簇,不畏严寒,展示出生命的顽强和美丽。小园的秋色则更增添了整个景象的丰富和层次感。
其次,诗人通过描述携手画栏、回忆去年同摘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画栏是一个休憩之所,诗人与伴侣手牵手坐在一起,共同回忆往事。这种情景唤起了诗人对往年美好时光的回忆,强调了友情、亲情和爱情的珍贵。
然而,诗人在描绘小亭依旧锁西风时,表达了往事已逝的无奈和无可追寻的无常性。小亭作为诗人曾经停留和回忆的地方,现在已经被封闭起来,时光匆匆流逝,往事已经无迹可寻。这种感叹和无奈在诗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诗人以懒散的态度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他不愿意向碧云深处问候飞往远方的雁儿消息,表明自己的懒散和不愿离开当前的情绪。这种情感对比了前文中对往事的怀念,展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远方的思念。
总的来说,《好事近》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对往事和远方的思念之情的表达,展现了陈亮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词通过富有意境的描写和情感的交融,引发读者对生活和时光流转的思考。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君侯恩重翻为仇,不如放作山中囚。君候有臣一非少,贪天之徒但自保。臣心见如不见君,谁言如死非君恩。今辰何辰夕何夕,留与千年作寒食。
微风吹雨湿栏干,薄雾笼晴事浅寒。一树红梅墙外发,谁家美丽倩人看。
去载分襟后,寻闻在建安。封疆正多事,尊俎若为欢。都护空遗镞,明君欲舞干。绕朝时不用,非是杀身难。
尧无是处桀无非,此语堪惊与道违。造物恩私多嵬琐,始知庄子得真机。
君侯七闽英,学问早有余。年时犹未冠,鼓箧游上都。文成笔五色,四海仰名誉。调丞尉江邑,有实不愿图。朅来对二松,清襟映冰壶。粹然眉睫间,未变庠序儒。胸中浩然气,固已雄万夫。我穷卧洲渚,江鸥以为徒。屡枉高轩过,峨冠讲唐虞。驰骋文史乐,时得陪卷舒。瓜代遽及期,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