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伯父仲球立春即事二首》

对雪酬春付酒杯,兵余真似复然灰。
路通千里传书去,人喜三军破贼回。
梅萼封檀香未彻,湖声撞玉冻初开。
疏篱败屋休兴叹,幸事群凶不再来。

作者介绍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伯父仲球立春即事二首》是宋代王之道创作的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到来后的景象,表达了对和平与幸福的向往和祝愿。

诗词中提到了雪与春的对比,以及酬春付酒杯的情节。这表明雪已经融化,春天的气息已经到来。雪化为水,象征着严寒的冬季已经过去,万物开始复苏。通过将酒杯与春天联系在一起,诗人展现了对春天的喜悦和庆祝。

诗词中还提到了兵戈和和平的对比。兵余真似复然灰的描述表明战乱已经平息,和平重归人间。三军破贼回,意味着国家的安宁和百姓的安全。这种战乱结束的喜悦和欢庆,进一步强调了诗词中的和平主题。

接着,诗词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梅萼封檀香未彻,湖声撞玉冻初开。梅花是春天的象征,它的花蕾尚未完全开放,但已散发出香气。湖泊的冰开始融化,湖水撞击冰面时发出的声音,仿佛玉石相撞。这些描绘展示了早春的景色,给人一种清新、活泼的感觉。

诗词的最后几句表达了对现实境况的感慨和庆幸。疏篱败屋休兴叹,幸事群凶不再来。疏篱和败屋象征着困境和颓败,而休兴叹则表示不再为这些事情而叹息。幸事群凶不再来,表示幸运的事情多于不幸的事情,人们不再受到困扰和恐惧。这些句子表达了对现实情况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到来、战乱的结束以及对幸福和和平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和祝愿。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事变迁的描写,诗词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情感,给读者带来愉悦和思考。

  • 《次和答蒿叟三首》

    癃疲安问起沉痾,天柱摧倾唤奈何。远去曾逢龙种泣,德衰犹接凤兮歌。典坟堆案元精合,海水添潮老泪多。稍欲从公恭睡味,一毡番市恋盘阿。

  • 《句》

    不忍骤开还骤落,殷勤含蕊待君来。

  •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

    莺老花残,春事已过。明眼衲僧,多是蹉过。楝花信风,不肯放过。万户千门,一时俱过。筑著磕著,是谁之过。转换不得,也要验过。

  • 《七月二十八日蒲大受仲明举偶来会宿三首》

    别袂无多日,愁肠已屡回。未便新舍稳,先喜故人来。忧国空千虑,忘怀但一杯。相看情意好,归辔不须催。

  • 《浣溪沙》

    妙手何人为写真。只难传处是精神。一枝占断洛城春。暮雨不堪巫峡梦,西风莫障瘐公尘。扁舟湖海要诗人。

  • 《寄虞氏兄弟》

    一身兼抱百忧虞,忽忽如狂久废书。畴昔心期俱丧勇,此来腰疾更悉虚。久闻阳羡安家好,自度渊明与世疏。亦有未归沟壑日,会应相近置田庐。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