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柴监、》

之之通才不受拘,妙年文史足三馀。
司征关市方共二,宴启华堂正乐胥。
锦帐笙歌香雾绕,禅房风月夜窗虚。
后生取舍能如此,问信宁非远器欤。

作者介绍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歷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徵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崙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柴监》是宋代刘宰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和柴监,
之之通才不受拘,
妙年文史足三馀。
司征关市方共二,
宴启华堂正乐胥。
锦帐笙歌香雾绕,
禅房风月夜窗虚。
后生取舍能如此,
问信宁非远器欤。

诗意:
这首诗是刘宰致曹柴监的一首和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曹柴监的赞美和钦佩。曹柴监才华出众,不受拘束,年少时已经具备了卓越的文史知识。他在官场上司征,商贸上在关市有声名,而在宴会上享受荣华富贵。锦帐中笙歌韵律悠扬,香雾缭绕;禅房中风月交融,夜晚的窗户虚掩。最后,作者称赞曹柴监年轻时的取舍能力,认为他具备远大的胸怀和远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曹柴监年轻时的风采和才华,以及他在政务和商业上的成就。诗中运用了繁华富丽的意象,如锦帐、笙歌、香雾,以及禅房、风月,展现了曹柴监在不同场景下的成功与享受。诗的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曹柴监的赞叹,认为他年轻时的取舍能力超出寻常,具备远大的胸怀和远见。

整首诗通过描绘曹柴监的才华和成就,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仰和钦佩之情。同时,诗中也展示了宋代士人对于文化成就和追求荣华富贵的态度。通过对繁华和虚幻的描绘,诗中呈现了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意境。这首诗以其华丽的辞藻和优美的韵律,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才情和诗歌艺术的璀璨。

  • 《春日野饮》

    十载干戈仅脱身,残年重作太平民。杯铛有趣於中好,花柳无情分外春。不远上元新甲子,肯将短笔怨庚寅。从教蕙帐惊猿鹤,却欲重弹冠上尘。

  •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和程阁学送小春茶韵四首》

    眼看节物去重来,又见寒梢数点梅。草木已随新岁好,冬芽豫占一年魁。

  • 《寄龙井辩才法师三绝》

    山色青冥叶未红,湖光凝碧晓无风。行穷上下两天竺,望断南山龙井龙。

  • 《水调歌头(次袁仲机韵)》

    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只恐买山隐,却要练丹成。

  • 《北来人》

    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