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清明近,春庭向夕阑。
行游昼不厌,风物夜宜看。
斗柄更初转,梅香暗里残。
无劳秉华烛,清月在南端。
孙逖,河南人。开元中,三擅甲科。擢左拾遗,表举幕职,入为集贤院修撰,改考功员外郎,迁中书舍人,典诏诰,判刑部侍郎。终太子詹事,谥曰文。集二十卷,今编诗一卷。 孙逖,河南人,开元中,三擅甲科,擢左拾遗,表举幕职,入为集贤院修撰,改考功员外郎,迁中书舍人,典诏诰,判刑部侍郎,终太子詹事,謚曰文,集二十卷,今编诗一卷。
中文译文:《和常州崔使君寒食夜》
听说清明节快到了,春天的庭院在傍晚向晚时分。白天行走游玩不会感到厌倦,夜晚的风物更宜欣赏。北斗柄已开始转动,梅花香气在暗中残留。无需点亮华丽的宫灯,明亮的月亮在南方的天际上。
诗意:这首诗写的是唐代诗人孙逖与崔使君和常州园林寒食夜的闲情雅趣。孙逖以清明节前的春夜为背景,描绘了在傍晚时分游玩庭院,感受春夜风物的美景。诗人通过写月亮的位置、北斗柄的转动和梅花的香气等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自然景致的欣赏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赏析:这首诗构思巧妙,描写细腻。诗人通过对春夜风物和月亮位置的描绘,展现出清新、宁静的意境。整篇诗情境转换自然流畅,从昼游到夜观,既有流连忘返的喜悦,又有对时光流转的深沉思考。通过这首诗,诗人传递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让读者通过文字感受到春夜的美好和人生短暂的哲理。
探梅方忆雪中归,转眼青青子满枝。筑圃漫为娱老计,劈牋又赋送春诗。乞身何日还初服?坐食终年媿圣时。睡起西窗澹无事,一枰闲看客争棋。
崔嵬海西镇,灵迹传万古。群峰日来朝,累累孙侍祖。三茅即拳石,二室犹块土。傍洞窟神仙,中岩宅龙虎。名从乾取象,位与坤作辅。鸾鹤自相群,前人空若瞽。巉巉割秋碧,娲女徒巧补。视听出尘埃,处高心渐苦。才登招手石,肘底笑天姥。仰看华盖尖,赤日云上午。奔雷撼深谷,下见
踏石穿云野兴添,傍崖昌歜绿纤纤。幽人近得安心术,撷满相篮意未厌。
枝枝倚槛照池冰,粉薄香残恨不胜。占得早芳何所利,与他霜雪助威棱。
蒿莱日日没幽居,时得新诗亦自娱。为有远怀希稷高,或时飞梦见唐虞。久谙末俗难谋道,益厌庸儿妄问儒。绝笔断弦无意寄,笑将远目睨清虚。
迷览千经亦少,悟知一字犹多。太虚鼎里炼冲和。养就玄珠万颗。顺理径游宝界,冲玄道上星河。万神聚会透烟萝。一体无分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