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门久闭谢来车,畏暑尤便小阁虚。
青引嫩苔留鸟篆,绿垂残叶带虫书。
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凉计已疏。
忍待西风一萧飒,碧鲈银脍意何如。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晁应之大暑书事》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大暑时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炎热夏季的厌倦与期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蓬门久闭谢来车,畏暑尤便小阁虚。
青引嫩苔留鸟篆,绿垂残叶带虫书。
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凉计已疏。
忍待西风一萧飒,碧鲈银脍意何如。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夏季大暑的景象,以及作者对夏季的感受和期待。首先,诗中的蓬门久闭,谢来车,表达了夏季炎热的时节,使得门户紧闭,鲜少有客人光临。作者畏惧炎热,尤其喜欢躲在小阁中避暑,小阁空虚无人。这种写景方式通过暗示,让读者感受到了炎热的压迫感。
接下来,诗中的青引、嫩苔、留鸟篆、绿垂、残叶、带虫书等描绘了夏季景物的细节。青引和嫩苔的出现表明了炎热季节下的清新景色,留鸟篆、绿垂和残叶带虫书则展示了大自然中的生命和活力。
然后,诗中提到了寒泉和白羽,寒泉出井无功,白羽邀凉的计划也已疏忽。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清凉消暑的希望和失望,似乎暗示着夏季的炎热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寒泉和白羽也无力带来凉爽。
最后,诗末提到了忍待西风一萧飒,碧鲈银脍意何如。这里作者表达了对西风的期待,西风一吹来,带来凉爽的天气,碧鲈和银脍的美味也能够得到享用。这里的西风象征着夏季的结束,人们期待着凉爽的秋季的到来。
总的来说,刘子翚的《和晁应之大暑书事》通过描绘夏季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炎热夏季的厌倦和期待凉爽的心情。诗中细腻的描写和隐喻手法,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夏季的炎热和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同时也点缀了一些自然景物的美感。
嘉木开繁阴,叠障围空翠。蟠极得疏梅,凛凛有高致。馀芳敢追扳,薰莸不同器。相期忘机友,共结棲真计。清姿固可人,所乐在臭味。
薄游厌人境,振策穷幽躅。理公所开凿,遗迹在岩麓。秋杪霜叶丹,石面寒泉绿。仰窥条上猿,攀萝去相逐。物情一何适,人事有羁束。却过猊峰回,遥望松林曲。前山夜来雨,湿云涨崖谷。缥缈辨朱甍,禅房带修竹。故人丹丘彦,抱被能同宿。名篇聊一咏,异书欣共读。蹉跎未闻道,黾勉
仁莫如父子,义莫如君臣。二者尚有失,自馀恶足论。
处处如雷针在舌,咂肤成群难扑灭。主人作官重膏血,未劳挥拂蚊自绝。荆棘不产茅山帝,天台有菌皆可尝。期君守此化民术,异类尽令回善良。
妾住越城南,离居不自堪。采花惊曙鸟,摘叶喂春蚕。懒结茱萸带,愁安玳瑁簪。待君消瘦尽,日暮碧江潭。
天下名山数南国,岘首首推襄汉域。前年假节使湖外,道出铜鞮一攀陟。檀溪西下烟雨繁,梦泽南回云雾织。绝壁颓岩画障开,阳林杂蘤天光逼。飘然不减京台乐,城阙弦歌野耕植。借问人心谁见思,云来远庇羊公德。乃知仁爱与山俱,奚用沈碑衒金刻。追询耆旧访祠宇,迟拜丹青纪聪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