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坊高阁遍凭栏,曾是芳辰得未閒。
日上天容低接海,风轻湖底倒摇山。
夜深佛火寒星外,春过人烟暗树间。
无意孤吟采幽致,异时行橐断空还。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和陈殿丞南州新咏》是宋代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宝坊高阁遍凭栏,
曾是芳辰得未閒。
日上天容低接海,
风轻湖底倒摇山。
夜深佛火寒星外,
春过人烟暗树间。
无意孤吟采幽致,
异时行橐断空还。
诗词的中文译文:
宝坊高阁上遍布栏杆,
曾经是美好的时光却未曾闲暇。
太阳升起,天空低垂接触海面,
微风轻拂湖底,山影倒映水中。
深夜里,佛火闪烁在星空之外,
春天过去了,人烟在暗淡的树林间。
无意中独自吟唱采撷幽静之美,
在与平日不同的时候,背着行囊却空手而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南州的景象,以及诗人在其中的感慨和思考。
首先,诗人通过宝坊高阁和芳辰来表达南州的壮丽景色。宝坊高阁上的栏杆遍布,使诗人可以尽情地俯瞰周围的美景。然而,诗人也感叹自己过去未能充分欣赏这些美景,因为他的时光总是被忙碌和琐事所占据。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日出时天空低垂接触海面的景象,以及微风轻拂湖底,山影倒映水中的景色。这些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宏伟和变幻之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这些景色的敏感和赞叹。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诗人看到佛火在星空之外闪烁。这里的佛火可以被理解为宗教之光,也可以象征着一种超越尘世的精神追求。诗人感叹春天的离去,人烟在树林间渐渐消散,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幽静之美的追求。他无意中独自吟唱,采撷那些隐秘而美好的景观和情感。异时行橐断空还,意味着他在不同的时刻以及旅途中,虽然带着行囊,但仍然是空手而归。这或许是在表达诗人对于追求幽静之美的无尽追寻和努力,尽管结果可能并非如愿。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南州景色的描绘和诗人的感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幽静之境的追求。诗人在独处时吟唱,捕捉到了一些瞬间的美好,但也意识到这些美好并非常驻,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使得这些美好时光不再存在。整首诗词给读者带来一种思考人生和珍惜当下的意味。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呈现出一种平和而富有哲理的情感,引发读者对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猗猗元自直,落落不须扶。密节风吹展,清阴月共铺。丛长傲霜雪,根瘦耻泥涂。更种愁无地,应须煎碧芦。
诸佛降生,鼻直眼横。打与狗吃,据令而行。汉通正法眼,日午打三更。
不知何世界,有处似南朝。石路无人扫,松门被火烧。断幡犹挂刹,故板尚支桥。数卷残经在,多年字欲销。
针劄不入婆须密,正念何劳多气力。往劫亲献如来座,襄王国裹逢知识。
烂然铁画间钩银,越薄苏膏挥洒频。谁与钟王传妙诀,我知颜柳是前身。大书燕喜娱亲扁,俯念乌慈反哺仁。因甚衡茅光彻夜,烛围十丈许分邻。
颍上风烟天地回,颍亭孤赏亦悠哉。春风碧水双鸥静,落日青山万马来。胜概消沉几今昔?中年登览足悲哀。远游拟续骚人赋,所惜忽忽无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