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龙山头行且歌,嘉陵江上重相过。
人生如音不易得,举似诸人委悉麽。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陈及之》是宋代诗人孙应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蟠龙山头行且歌,
嘉陵江上重相过。
人生如音不易得,
举似诸人委悉麽。
译文:
在蟠龙山的山头行走,同时唱着歌,
在嘉陵江上多次相遇。
人生如音乐,不易得到,
就像诸人委身于不完美的境况。
诗意:
这首诗词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境遇。作者通过将人生比喻为音乐,表达了人生的宝贵和短暂。蟠龙山和嘉陵江象征着人生旅程中的不同阶段和经历。诗人在山上行走并唱歌,象征着积极向前、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嘉陵江上的相遇则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最后两句表达了人生如音乐,珍贵而难以捕捉,每个人都在面对各自的困境和限制。
赏析:
《和陈及之》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将人生比作音乐,诗人揭示了人生的瞬间美和不可复制的价值。蟠龙山和嘉陵江的描写增添了自然景观和环境的氛围,使诗词更具图像感和意境。最后两句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人生的困境和无法逃避的现实。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给人以启发和共鸣。
静躁各所好,是非安能辨。声利如我仇,云泉若相勉。寂寂深林中,芳兰自堪搴。
除坛西郊,坎其声鼓。百灵至止,结来作主。秬鬯湛淡,玉斝觩觖。是谓嘉德,神其安留。
羽林十二将,罗列应星文。霜仗悬秋月,霓旌卷夜云。严更千户肃,清乐九天闻。日出瞻佳气,葱葱绕圣君。
杖藜出北郭,山阿延余晖。屏营立高原,霜飚吹我衣。牛羊稍绝迹,聚落灯火稀。顾我岂无家,废置不得归。大田已芜没,故丘人亦非。终当问遗老,何如丁令威。
上封台观静,夕霁景偏清。月下闻禅语,风中有磬声。龙池留古足,雁塔寄余情。借问房前树,东窗忽偃生。
今年季秋与孟冬,余也踏遍黄山峰。归来相对数竿竹,倦锡倚壁雪满屋。送君手捉天台藤,打破子陵滩下冰。欲识君家读书处,只问丹台指月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