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廓高翔不可追,风云失路暂相随。
方同洛下书生咏,又见军前大将旗。
雪里命宾开玉帐,饮中请号驻金卮。
竹林一自王戎去,嵇阮虽贫兴未衰。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诗词:《和陈许王尚书酬白少傅侍郎长句因通简汝洛旧游之什》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寥廓高翔不可追,
风云失路暂相随。
方同洛下书生咏,
又见军前大将旗。
雪里命宾开玉帐,
饮中请号驻金卮。
竹林一自王戎去,
嵇阮虽贫兴未衰。
中文译文:
高远的辽阔无法追寻,
风云中失去了方向,暂时相随。
与我一同在洛阳的书生歌咏,
又见到军前的高大将旗。
在雪地里,命令宾客打开玉帐帘,
在饮宴中,请各位高声吹响金制酒器。
竹林中,王戎已经离去,
嵇阮虽然贫穷,但兴致未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的作品,他是唐代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这首诗是他应陈许王尚书之邀,以回忆洛阳旧游之情而作。
诗的开篇,描绘了广袤高远的景象,表达了无法追逐和捕捉到的感觉,仿佛风云中失去了方向,暂时随波逐流。这种意象可能可以视为作者对于人生变幻无常的感慨和思考。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洛阳的书生歌咏和军前的将旗。洛阳作为唐代的重要文化中心,拥有众多才子佳人,诗人与他们同在洛阳共同歌咏,感受到了文化氛围的熏陶。而军前的将旗则展现了战争与英雄的形象,可能也是作者对于时代动荡和战乱的反思。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一个雪地中的场景,主人命令宾客打开玉帐帘,邀请大家高声吹响金制酒器,暗示着宴会的热闹和欢乐。这种场景可以视为一种对于逝去的洛阳盛世和欢乐时光的怀念与追忆。
最后两句,诗人提到了竹林、王戎和嵇阮。竹林象征着清雅和纯洁,可能是诗人内心的寄托。王戎和嵇阮分别是唐代的两位著名文人,他们虽然贫穷,但仍然保持着对文学和艺术的热情和追求。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两位文人的赞赏和敬佩。
整首诗以对洛阳旧游的怀念和追忆为主题,通过描绘广袤高远的景象、洛阳的书生歌咏、军前的将旗、宴会的热闹和竹林中的贫穷文人,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人生变幻的思考与感慨表达出来。整体而言,这首诗抒发了对洛阳旧游的怀念和对人生变幻的思考与感慨。通过描绘不同场景和人物,诗人展现了对于洛阳文化盛世、战乱时代、欢乐宴会和贫穷文人的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写,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对于美好时光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作品。
千古陵谷变,故宫安得存。徘徊问耆老,惟有永安门。游人杂楚蜀,车马晚喧喧。不见重楼好,谁知昔日尊。吁嗟蜀先主,兵败此亡魂。只应法正死,使公去遭燔。
突薪初不戒,绠缶始言功。累甓为墙壁,前人智未工。
病里送君游白岳,归来对我惜苍颜。移家只是湖边好,莫问茱萸第几湾。
山阴柳家女,九日采茱萸。复得东邻伴,双为陌上姝。插枝著高髻,结子置长裾。作性常迟缓,非关诧丈夫。平明折林樾,日入返城隅。侠客要罗袖,行人挑短书。蛾眉自有主,年少莫踟蹰。
应是行云未拟归,变成春态媚晴晖。深如绮色斜分阁,碎似花光散满衣。天际欲销重惨淡,镜中闲照正依稀。晓来何处低临水,无限鸳鸯妒不飞。
春风约柳一片西,欲托鸟翼传音稽。昨朝偶向东城去,草草又逢骢马蹄。长髯御史威正峭,沙堤来坐气吐霓。我乘小驷虽甚瘦,喜见骖驭犹解嘶。适闻南都接大尹,笑我出处今何迷。耻趋捷径身已老,惩羹何用频吹齑。蛟龙失水等蚯蚓,鳞角虽有辱在泥。困居废井谁引手,岂得更望青云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