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节清姿老更坚,不须藏雪待炎天。
明年归拜颁冰宠,吉甫清风在舜弦。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这首诗词是宋代袁说友的作品,《和程泰之阁学咏雪十二题·藏雪》。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的译文如下:
凛节清姿老更坚,
不须藏雪待炎天。
明年归拜颁冰宠,
吉甫清风在舜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雪的赞美和向往。诗人以凛冽的气节、清雅的风姿来形容雪的纯洁和坚韧。在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不必等待炎热的夏天就能欣赏到雪的美景,因为明年即将来临时,他就能回来拜访并领受雪的宠爱。诗人将雪视为一种高贵而神圣的存在,暗示着他对雪的崇拜。
这首诗词中融合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雪作为自然界的奇观,被诗人赋予了高尚的品质和神秘的魅力。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对雪的向往,表达了对纯洁、坚韧和高洁品质的追求。诗中的吉甫清风和舜弦则被用来暗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雪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描绘雪的高尚品质和自然之美,诗人展示了自己对纯洁、坚韧和高雅的追求。这首诗词通过对雪的描写,传递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向老思旧交,欲见恨无翅。前时君来都,欣喜乃一至。亦既勤我怀,酌酒去拘忌。自从离洛阳,此会无三四。谢尹最贤豪,已嗟存没异。因酬马上篇,遂写相逢意。
当年闻奏雍门琴,话著池台泪满襟。何况今朝陵谷畔,池台无迹可追寻。
耆老不可问,高台荆棘间。一时戎马散,千古暮鸦还。事往孤鸿断,人来落照閒。兴亡无限恨,惨淡对河关。
青溪合冥莫,神物有显晦。龙依积水蟠,窟压万丈内。跼步凌垠堮,侧身下烟霭。前临洪涛宽,却立苍石大。山色一径尽,崖绝两壁对。削成根虚无,倒影垂澹瀩.黑如湾澴底,清见光炯碎。孤云倒来深,飞鸟不在外。高萝成帷幄,寒木累旌旆。远川曲通流,嵌窦潜泄濑。造幽无人境,发兴
故国飘零事已非,旧时王谢见应稀。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尚未归。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赵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阳殿里飞。
身任言责地,眼见公路埋。胡宁包心颜,践履天了阶。言出说随至,吏送南海涯。一臣不足惜,喋血狈与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