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酬赵宫保致政言怀二首》

爱国忧民有古风,米盐亲省尚嫌慵。
衮衮天上归何晚,霖雨人间望正浓。
三少官仪虽赫赫,五湖心事背容容。
角巾藜杖经行处,知在云山第几重。

作者介绍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作品评述

《和酬赵宫保致政言怀二首》是宋代曾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和酬赵宫保致政言怀二首



天上衮衮归何晚,
人间霖雨望正浓。
三少官仪虽赫赫,
五湖心事背容容。
米盐亲省尚嫌慵,
角巾藜杖经行处。
知在云山第几重?



杨柳千条拂绿尘,
农夫萧萧映晚春。
倚栏谁道离恨苦,
满树梨花共雨新。
江上渔人闲钓钩,
烟波不动思无穷。
时人莫恨行人远,
更有归帆照日红。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爱国情怀和忧民之心。诗中描绘了天上的归鸿迟迟,地上的雨水浓密。三少官仪虽然威严显赫,但内心却背负着五湖的忧思,心事重重。诗中还提到了米盐亲省,即即使是亲自监督粮食和盐差事,也感到有些懒散。作者身着角巾,手扶藜杖,行走在山间,思考着自己的位置在云山的哪一层。

第二首诗以杨柳千条拂绿尘的景象开篇,描绘了农夫在春天傍晚的景象。诗中倚栏的人谁能明白离别之苦,满树梨花与雨水一同新生。江上的渔人闲庭信步,静静垂钓,烟波不动,思绪无穷。最后,诗人劝告时人不要怨恨行人远去,因为更多的人会像帆船一样,照亮归途。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人以婉约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时代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这首诗词既展现了作者的诗意,也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赏析空间。

  • 《送李宪被召旧与其先侍郎游从》

    早谒龙门鬓未秋,暮年乃复接英游。海濒已幸见公子,瓜垄仍烦访故侯。霖雨即陪诸老进,德星肯为一方留?西城柳色青如许,欲挽长条特地愁。

  • 《李审言归郑州》

    尝从京索间,跃马望春山。气象归王国,丘陵接汉关。长榆啼鸟乱,细草牧陂闲。老厌行涂路,因歌送子还。

  • 《颂古十首》

    善应随流妙意深,明明一箭中红心。当锋不是由基眼,对面銕山高万寻。

  • 《酬筼房秋崖昆仲见寄韵》

    岁月骎骎苦易过,凝霜还见委庭莎。从来桑下不三宿,此去榆光尚几何。旧社久流谁复记,远公难觅恨空多。诸贤赖有刘雷在,时寄新诗到薜萝。

  • 《送卢孟明还上都》

    江皋北风至,归客独伤魂。楚水逢乡雁,平陵忆故园。征骖嘶别馆,落日隐寒原。应及秦川望,春华满国门。

  • 《咏老》

    脚踏浮云身已老,访道修行恨不早。曾见商周全盛时,不及唐虞古风好。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