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春深好,春深居士家。
荒园几畦菜,环堵数株花。
自蜡登山屐,仍驱下泽车。
时时客问字,醉帽任倾斜。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何处春深好二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何处春深好,
春深居士家。
荒园几畦菜,
环堵数株花。
自蜡登山屐,
仍驱下泽车。
时时客问字,
醉帽任倾斜。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描述了一个名叫春深的居士的家园,他的庭院里有几畦菜地和几株花草。作者自己穿着木屐登山,坐着马车穿越湿地。居士经常有客人来问他的字画,而他则任由帽子歪斜在头上,酒意浓厚。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春天景象。诗人通过描写春深居士的家园,展示了一个清幽的荒园,以及其中的菜地和花草,给人一种宁静和恬淡的感觉。诗人自己穿着木屐登山,驾驶马车穿越湿地,展示了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而居士则以醉态示人,任由帽子歪斜在头上,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脱。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宁静生活的向往,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夫疾,生乎忧者也。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宜哉。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
有欠牛眠子为寻,剩将朽胔换华簪。家阡只免牛羊到,此外穷通得上心。
长江风雨急,巨石虎狼蹲。水自分三道,舟唯过一门。细观真眩目,平下亦销魂。忠信知堪仗,见曹不用喧。
烟雨桃花夹岸栽,低低浑欲傍船来。石湖有此红千叶,前日春寒总未开。
紫府沉沉掩夜关,竹阴清扫月中坛。岁星偷得桃枝碧,董奉栽成李子丹。
未晓清风生殿阁,经旬赤气照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