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宜适意小轩亭,傍竹临流取次成。
地接园池山迳近,畦分花木四时平。
秋风日有酒杯乐,径石时敲拄杖声。
既有清湾堪钓月,可无一叶小舟横。
《和传国开县丞竹涧韵》是宋代陈文蔚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写景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在竹涧小轩亭中的逍遥自在和恬静宜人的心境。
诗词中提到了小轩亭,它是一座供人休憩的小亭子,位置靠近竹林和流水。这个亭子与竹林相邻,紧靠着流水,并以此为背景,形成了一幅清幽宜人的画面。亭子的位置使得作者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到园池和山径的氛围,让人感觉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诗人以非常随意、自由的方式享受着这个环境,赏心悦目的花木四季平分畦地,秋风吹拂时还有酒杯欢乐的声音。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时而听到径石上拄杖的声音,时而看到清湾中的月光倒映,但却没有一只小舟横渡其中。这种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环境的喜爱与沉浸,他完全融入了这个宜人的景色,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词以写景为主线,通过描绘竹涧小轩亭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色,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享受。同时,诗中还流露出一种闲适、宁静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平和与满足。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自然景物的烘托,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与自然融洽相处的宁静与愉悦的情感。
十载干戈仅脱身,残年重作太平民。杯铛有趣於中好,花柳无情分外春。不远上元新甲子,肯将短笔怨庚寅。从教蕙帐惊猿鹤,却欲重弹冠上尘。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眼看节物去重来,又见寒梢数点梅。草木已随新岁好,冬芽豫占一年魁。
山色青冥叶未红,湖光凝碧晓无风。行穷上下两天竺,望断南山龙井龙。
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只恐买山隐,却要练丹成。
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