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岷峨峰六六,文章李杜追芳躅。
有诗吟破雪飞花,无酒斟来体生粟。
观光上国肩共摩,舟下长江尾相触。
行行得意湖大天,携手风凉曾点浴。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
《和存子侄上风叹》是宋代阳枋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家住在岷峨峰六六,
文章追溯李杜追求芬芳。
有诗吟唱破雪飞花,
无酒斟来体验生活的艰辛。
观光上国,肩膀紧挨着,
船只行驶在长江的尾浪中相互触碰。
行走得意湖大天地间,
携手感受凉风,曾在那里畅快地沐浴。
诗意:
《和存子侄上风叹》描述了诗人在岷峨峰六六的家中,回忆起李白和杜甫的诗篇,以及自己的创作。诗人吟唱着诗歌,犹如破雪飞舞的花朵,寄托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他生活简朴,没有酒,只有体验生活中的艰辛。他观赏国家的景色,肩并肩地与同伴共同感受,乘船行驶在长江上,尾浪相互碰触,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最后,诗人自豪地行走在湖大的天地间,与他人携手感受凉风,回忆起曾经在那里畅快地沐浴的时光。
赏析:
《和存子侄上风叹》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情感。通过对家中和国家景色的描绘,诗人展示了自己文学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没有酒,但用诗歌来体验生活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创作的决心。在观赏国家的景色时,诗人与同伴紧密相连,肩并肩共同感受美好的时刻,展示了友情的重要性。最后,诗人自豪地行走在湖大的天地间,与他人携手感受凉风,回忆起曾经在那里畅快地沐浴的时光,表达了对美好回忆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并通过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内心的感受。它展示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词流畅自然,给人以清新愉悦的感觉,展示了宋代诗人的独特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
闲里光阴最好,病多谈笑无多。梦幻世间种种,楞枷卷里消磨。
闻道少随老,遂为安国居。逢人难问似,近况复何如。此士犹松径,何人在石渠。儒林有韩孟,待诏自严徐。别去常劳梦,新来更欠书。久知腰倦折,悬想病都除。番国吾州近,冰溪一水余。秋风期命驾,春雨政携锄。
旧事恍如前后身,龙门四纪更情亲。茅庐惊叹见斯客,天马超腾感似人。三迳草荒残岁雨,一枝梅作渡江春。莫言胡赵方成别,才隔云涛莫问津。
笑披纱扇忆当年,只有卿卿最得怜。今日料应花不住,夜灯相伴室中禅。
溪山春兰林,桃李花槐市。戏友二三生,兴来远返趾。墨客冠再弹,苍官仕三已。矜豪柳索强,引分梅知止。缘芳草齐亚,粉面花衬绮。庆暖具杯觞,送寒操杖几。态度略不齐,将妍俱可喜。人心独当然,造物聊戏耳。乌帽以旧留,青鞋请今始。相逢浩荡春,切勿通爵里。
少年慕时彦,小悟文多变。木铎比群英,八方流德声。雷陈美交契,雨雪音尘继。恩顾各飞翔,因诗睹瑰丽。傅野绝遗贤,人希有盛迁。早钦风与雅,日咏赠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