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三千界,云横百尺楼。
地灵绝兴替,木老阅春秋。
杖屦逍遥步,琴书汗漫游。
利名空役役,回首愧禅流。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大参相公》是宋代刘过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气压三千界,
云横百尺楼。
地灵绝兴替,
木老阅春秋。
杖屦逍遥步,
琴书汗漫游。
利名空役役,
回首愧禅流。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大参相公(指明教主)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和功名利禄的思考。作者通过景物的描绘和对宇宙的思考,表达了对于个人命运和世间荣辱的看法。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气象的壮丽景象,气压三千界、云横百尺楼,展示了大自然的磅礴和壮丽。接着,作者通过地灵绝兴替、木老阅春秋的表达,表达了人世间的兴衰更替和时间的流转。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作者自己的境遇和心境。杖屦逍遥步、琴书汗漫游,表达了作者自在自得的生活态度,不受世俗束缚,以及他对音乐和文学的热爱。利名空役役、回首愧禅流,则是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然和反思,认为追逐名利只会让人心力交瘁,而对于佛道之间的修行则感到愧疚。
整首诗运用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和修行境界的反思。通过描绘宏大的气象和自在逍遥的境界,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和对于人生真谛的思考。
玉带猩袍,遥望翠华,马去似龙。拥貂蝉争出,千官鳞集,貔貅不断,万骑云从。细柳营开,团花袍窄,人指汾阳郭令公。山西将,算韬钤有种,五世元戎。旌旗蔽满寒空。鱼阵整、从容虎帐中。想刀明似雪,纵横脱鞘,箭飞如雨,霹雳鸣弓。威撼边城,气吞胡虏,惨淡尘沙吹北风。中兴事
苍苍落日诗,鸟声乱溪水。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
花残院静昼阴长,困思瞢腾下绣床。肯信村中蓬鬓女,夜灯辛苦织机忙。
雨中菜酒得相陪,天忽安排晚霁开。明月归途定回首,橘香时节又须来。
秋夜深深北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水面平铺映碧空,夜深明月照龙宫。猿啼未响潭先响,一树花开两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