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答吴斗南中秋见怀并约五子合见过》

百里平湖一夜舟,跂予东望渺离愁。
可能无意山阴雪,空复相思楚泽秋。
宣待君今即召,草堂移我欲归休。
诗来已拜千工诺,得得开帆莫转头。

作者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和答吴斗南中秋见怀并约五子合见过》

百里平湖一夜舟,
跂予东望渺离愁。
可能无意山阴雪,
空复相思楚泽秋。

宣待君今即召,
草堂移我欲归休。
诗来已拜千工诺,
得得开帆莫转头。

中文译文:
百里平湖上的一夜舟,
我站在船上向东望,望着遥远的地方感到离愁。
也许是无意中看到山间的雪,
让我更加思念楚国的秋天。

等待君王今天召唤,
我将草堂移动,想要回家休息。
这首诗已经表达了我对千工的感激之情,
一旦得到机会,就不要犹豫,继续前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通过描写中秋夜晚上的湖上舟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望着远方,看到山间的雪景,引发了他对楚国秋天的相思之情。诗中以自然景物来象征诗人的思乡之情,既有离愁之感,又有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诗人的心愿和决心。诗人期待君王的召唤,表示愿意效命,但也抒发了回归家乡的渴望。他决定移动草堂,准备回家休息。诗人表达了对千工的感激之情,表示已经向千工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并告诫自己一旦有机会,就不要犹豫,要坚定地继续前进。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媒介,抒发了诗人的离愁思乡之情和对归家的渴望。通过表达个人情感和内心的矛盾,诗人表达了对家乡和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君王的忠诚。这首诗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有时代背景下的政治寓意,展示了宋代文人士人生百味和内心的矛盾。

  • 《颂古十首》

    恰好被人借去了,莫言邻舍不通容。团圞无缝难安笔,只抹烟云一两重。

  • 《书病》

    暮年虽病不甚剧,啜药噉粥犹自力。今年七月风眩作,儿子在前不能识。杯中药冷呼不醒,全家相顾无人色。昏昏但思向壁卧,虫臂鼠肝宁暇恤。医巫技殚欲歛手,天高鬼恶吁莫测!偶然得活出望外,扶杖下床犹屡踣。读书心在目力短,袖手坚坐到窗黑。无功禄食四十年,叹息此责何由塞?

  • 《粉蝶儿慢》

    宿雾藏春,余寒带雨,占得群芳开晚。艳初弄秀倚东风娇懒。隔叶黄鹂传好音,唤入深丛中探。数枝新,比昨朝、又早红稀香浅。眷恋。重来倚槛。当韶华、未可轻辜双眼。赏心随分乐,有清尊檀板。每岁嬉游能几日,莫使一声歌欠。忍因循、片花飞、又成春减。

  • 《题颜景彝八窗玲珑》

    吾闻开十牖,不及一户明。泰宇有天光,八荒尽夷庚。

  •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端正好》

    野禽林栖啾唧语。闲庭院、残阳将暮。兰堂静悄珠帘窣。想玉人、归何处。喜鹊几回薄无据。愁都在、双眉头聚。凄凉方感孤鸳侣。对夜永、成愁绪。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