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丁端叔九日韵》

风雨重阳候,旌旗五客游。
清樽烦卜夜,归鬓但惊秋。
薄暮霭云散,倾城终日留。
晚楼东望际,萸菊故园丘。

作者介绍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丁端叔九日韵》是宋代袁说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风雨重阳候,旌旗五客游。
在重阳节的时刻,风雨交加,我们五位客人一同出游。
这两句描绘了重阳节的景象,风雨交加暗示了秋天的气候,旌旗和五客游则表现了人们欢庆节日的喜悦之情。

清樽烦卜夜,归鬓但惊秋。
晚上,我们饮酒畅谈,忧心忡忡,夜已深,只怕秋天的时光匆匆流逝。
这两句描述了诗人们在夜晚共饮,思虑重重,担心秋天的短暂,暗示着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匆匆。

薄暮霭云散,倾城终日留。
黄昏时分,雾气渐渐散去,美丽的景色继续留在我们眼前。
这两句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象,薄暮霭云散去,展现出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倾城终日留意味着景色的美丽令人难以离去。

晚楼东望际,萸菊故园丘。
站在晚楼上向东望去,远远可见故乡的山丘,山丘上种满了萸果和菊花。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站在晚楼上远眺故乡的景象,透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秋天常见的植物萸果和菊花。

整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描绘风雨交加的景象、夜晚饮酒的场景、黄昏时分的美景和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庆祝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诗中运用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秋天的美丽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使整首诗充满了情感和意境。

  • 《溪上》

    溪上玩秋水,使人意自清。烈烈回飚馀,鳞鳞夕浪生。有鱼可垂饵,有蒲可芼羹。況值新酒熟,鲑菜辛鹹并。兴来命一樽,樽至壶自倾。便值人间虑,浩然沧海情。

  • 《丁钦夫来宰吾县几三年清德美政兹不复道二诗》

    明月从来忌暗投,污渠尤忌映清沟。上书未办诛屠伯,束带何曾问督邮。袒裼直前当暴虎,善刀那见有全牛。区区三仕并三已,喜愠眉间了不留。

  • 《满庭芳 赠曹八先生》

    妙玄易解,心意难善。穷究如何长便。牢捉牢擒,争奈马猿跳健。十二时中返倒,斗唆人、生情起念。当发愿,便至死来来,与他征战。饶你十分颠傻,却怎禁,坚志专专锻炼。达悟知空,自是内观不见。才方生育天地,药炉中、日月运转。常清静,圣功生,神明出现。

  • 《福昌官舍后绝句十首》

    漫与东风作主人,栽培花草伴闲身。不辞伐竹成高架,收拾蔷薇一片春。

  •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

    月濛濛兮山掩掩,束束别魂眉敛敛。蠡盏覆时天欲明,碧幌青灯风滟滟。泪消语尽还暂眠,唯梦千山万山险。水环环兮山簇簇,啼鸟声声妇人哭。离床别脸睡还开,灯灺暗飘珠蔌蔌。山深虎横馆无门,夜集巴儿扣空木。雨潇潇兮鹃咽咽,倾冠倒枕灯临灭。倦僮呼唤应复眠,啼鸡拍翅三声绝。

  • 《安乐寺童谣》

    可怜安乐寺,了了树头悬。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