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雪复吟雪,广文丁夫子。
江南万里寒,曾未及如此。
整顿气候谁,言从生灵始。
无令恻隐者,哀哀不能已。
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韩愈一见为忘形交。年五十,得进士第,调溧阳尉。县有投金濑、平陵城,林薄蒙翳,下有积水。郊间往坐水旁,裴回赋诗,曹务多废,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奉。郑余庆为东都留守,署水陆转运判官。余庆镇兴元,奏为参谋,卒,张籍私谥曰贞曜先生。郊为诗有理致,最为愈所称。然思苦奇涩,李观亦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谢”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和丁助教塞上吟》
哭雪复吟雪,
广文丁夫子。
江南万里寒,
曾未及如此。
整顿气候谁,
言从生灵始。
无令恻隐者,
哀哀不能已。
中文译文:
为雪而哭,再次为雪吟唱,
怀念广陵文学人丁夫子。
江南千里万里都寒冷,
从来没有像这样冷过。
整顿气候究竟是哪位,
言论必须从爱护生灵开始。
不允许压榨生灵的人存在,
忧愁之心无法停止。
诗意和赏析:
《和丁助教塞上吟》是唐代孟郊的一首抒怀之作,表达了对于广陵文学人丁夫子的怀念和对于世间冷漠和苦难的思考。
诗人孟郊通过“哭雪复吟雪”来表达自己对于逝去的时光和人们的怀念之情。他忘情地吟唱着,回忆起了广陵文化人丁夫子的卓越才华和富有文采的一生。在广陵这个温暖的地方,丁夫子是如此与众不同,而今却被时间和空间的隔阂所隔断,孟郊在远离故乡的北方感叹:“江南万里寒,曾未及如此”。他感叹道,北方的寒冷似乎比江南还要严寒,这使他更加思念故乡。
诗的下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冷漠和苦难的思考。孟郊提出了一个问题:“整顿气候谁?”他希望能找到能够改变世间冷漠和苦难状态的人物,让整个世界充满温暖,然而他又陈述了一个真理:“言从生灵始”。他认为,言论的改变必须从爱护生灵开始,必须从对人类的关爱和关心出发,才能改变世界的态度。他强调不允许有压榨生灵的人存在,因为这会导致生灵的疾苦和悲伤。
整首诗以哀愁的情调贯穿始终,抒发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于人道主义的呼吁。诗中的雪成为了寒冷和冷漠的象征,与诗人内心的忧愁相互呼应。同时,诗中的反思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于人性的关切。
天畏遐福,允彰父慈。维昔旷典,我能举之。徐尔陟降,敬尔威备。申锡无疆,永言保之。
处心心无愧,持身德有常。施恩周里闬,植福遍僧坊。入户书盈室,开樽客满堂。清芬传后叶,看取桂枝芳。
社近楼台昼已长,丰年颇减簿书忙。雨催树绿吹箫陌,日射尘红击鞠场。农事渐兴初浸种,吏衙早退独焚香。晚来别有欢然处,检教儿书又一箱。
夜色澄明。天街如水,风力微冷帘旌。幽期再偶,坐久相看才喜,欲叹还惊。醉眼重醒。映雕阑修竹,共数流萤。细语轻盈。侭银台、挂蜡潜听。自初识伊来,便惜妖娆艳质,美眄柔情。桃溪换世,鸾驭凌空,有愿须成。游丝荡絮,任轻狂、相逐牵萦。但连环不解,流水长东,难负深盟。
酒边无物伴长瓶,一颗新莲一段冰。月下不风终是爽,烛光何罪也堪憎。
良夜岁应足,严风为变春。遍回寒作暖,通改旧成新。秀树因馨雨,融冰雨泛蘋.韶光不偏党,积渐煦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