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艇夷犹一苇横,烟波万顷寄馀生。
春雨歇,暮霞明。
零乱溪花堕玉英。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是宋代诗人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钓艇夷犹一苇横,烟波万顷寄馀生。
春雨歇,暮霞明。零乱溪花堕玉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父在大野之间垂钓的场景。他的小船横渡在平静的湖面上,湖泊广阔无垠,寓意着渔父的生命也是在广袤的自然环境中度过。当春雨停歇,夕阳的余辉照亮了湖面,而溪边的花朵零乱地飘落,仿佛在玉英上洒下了一层淡淡的花瓣。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大自然的美景和渔父的生活。诗人通过描绘渔父垂钓的情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钓艇横渡在湖面上,渔父在静谧的环境中享受着钓鱼带来的宁静和自由。烟波万顷,湖面宽广无垠,象征着渔父的心境在广袤的自然中流连。春雨歇、暮霞明,诗人用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幻,突出了渔父和大自然的交融。最后一句描述了溪边花朵的零乱和飘落,给诗词增添了一丝凄美的意味,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这首诗词通过精练的语言和意象,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中。它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读者在赏析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同时,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也给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间,让人们在喧嚣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内心的安宁。
爱东湖六月,十里香风,翡翠铺平。误入红云里,似当年太乙,约我寻盟。叶舟荡漾寒碧,分得一襟冰。渐际晚轻阴,修蒲舞绿,倦柳梳青。聘婷。黯无语。想怨女三千,长日宫庭。六六阑干曲,有玉儿才貌,谁与看承。柔情一点无奈,频付酒杯行。到夜静人归,凉蟾自照鸥鹭汀。
闲伴邻翁去荷鉏,林疏历历见村墟。怪生白鹭飞无数,水落滩生易取鱼。
国有金汤在,邻修玉帛云。夷侵由废雅,苗格自敷文。当宁形宵虑,公车以岁闻。便当从幕府,入校道山芸。
丹觜如簧翠羽轻,随人呼物旋知名。金笼夜黯山西梦,玉枕晓憎帘外声。才子爱奇吟不足,美人怜尔绣初成。应缘是我邯郸客,相顾咬咬别有情。
细水涓涓似泪流,日西惆怅小桥头。衰杨叶尽空枝在,犹被霜风吹不休。
衔枚夜度五千兵,密领军符号令明。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