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塔屹中起,孤高宜上跻。
铁冠雄赏眺,金界宠招携。
空色在轩户,边声连鼓鼙。
天寒万里北,地豁九州西。
清兴揖才彦,峻风和端倪。
始知阳春后,具物皆筌蹄。
高适,字达夫,渤海蓚人。举有道科,释褐封丘尉,不得志,去游河右。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掌书记,进左拾遗,转监察御史。潼关失守,适奔赴行在,擢谏议大夫,节度淮南。李辅国谮之,左授太子少詹事,出为蜀、彭二州刺史。进成都尹、劒南西川节度使。召为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永泰二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忠。适喜功名,尚节义,年过五十,始学为诗。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已为好事者传诵。开、宝以来,诗人之达者,惟适而已。集二卷,今编四卷。
和窦侍御登凉州七级浮图之作
化塔屹中起,孤高宜上跻。
铁冠雄赏眺,金界宠招携。
空色在轩户,边声连鼓鼙。
天寒万里北,地豁九州西。
清兴揖才彦,峻风和端倪。
始知阳春后,具物皆筌蹄。
诗词中文译文:
和窦侍御登凉州七级浮图之作
化塔屹中起,孤高宜上跻。
铁冠雄赏眺,金界宠招携。
空色在轩户,边声连鼓鼙。
天寒万里北,地豁九州西。
清兴揖才彦,峻风和端倪。
始知阳春后,具物皆筌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为了赞美窦侍御的登临凉州七级浮图而作。诗中通过描绘凉州的壮丽景色和窦侍御的威严形象,表达了对窦侍御的敬佩和景色的赞美。
首先,诗人描述了窦侍御登上高塔的场景。化塔高耸,寓意窦侍御的崇高地位和能够登上高处的能力。孤高宜上跻,窦侍御的地位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值得他登上这座高塔。
接着,诗人描绘了窦侍御站在高塔上欣赏景色的情景。铁冠雄赏眺,窦侍御戴着铁冠,展示了他的威严和雄壮。金界宠招携,窦侍御被景色所宠爱,景色仿佛是他的随从。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窦侍御在凉州的统治地位和享受美景的幸福感。
诗人还描述了凉州的景色和边疆的气氛。空色在轩户,窗户外是空旷的天空,凉州的景色美丽而广阔。边声连鼓鼙,边疆的战鼓声不断响起,表明凉州地处边疆,有着战争的氛围。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天寒万里北,地豁九州西,描绘了凉州地处北方,寒冷而辽阔。清兴揖才彦,峻风和端倪,诗人通过峻风的形容词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和激情。始知阳春后,具物皆筌蹄,诗人表示自己在和窦侍御交往之后才明白,阳春之后,所有的事物都变得美好而有活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崇高的景色和窦侍御的形象为主题,通过描绘景色和窦侍御的形象,表达了对窦侍御的敬佩和景色的赞美。诗人的语言简洁明了,形象生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朝见一片云,暮成千里雨。凄清湿高枝,散漫沾荒土。
西风忽报雁双双,人世心形两自降。不为鱼肠有真诀,谁能梦梦立清江。
揽衣起兮望秋河,濛濛远雾飞轻罗。蟠桃树上日欲出,白榆枝畔星无多。
玉界琼田处处村,群山缭白晓云昏。圣君缟素天垂应,三白飞花奉至尊。
昔君困虀盐,蓬首窗下读。秋萤屡乾死,明月以为烛。麻衣肘欲穿,才换一袍绿。岂知冷淡债,十载偿未足。书斋开冰厅,败壁数椽屋。横经缀鹄鹭,未省进凫鹜。穷通更事耳,裘扇有反覆。直今张罗地,便恐车击毂。先生粲可流,示现著冠服。从渠势炙手,了不见凉燠。小诗应大笑,笑我
门风是相门,积庆岂须论。祖德书仪在,科名榜帖存。政声闻牧竖,墨迹见花村。物论将徵用,多应入谏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