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杜柳溪韵》

白发垂垂一老夫,年来渐觉世情疏。
石床梦冷和云卧,茅屋灯残共明居。
客至何妨赊鲁酒,家贫涉及典唐书。
羡君种柳清溪上。
借我苔机学钓鱼。

作者介绍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爲诗文”。以游幕和教馆爲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余。晚年曾自编其诗爲《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譌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余首。

作品评述

《和杜柳溪韵》是宋代黄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白发垂垂一老夫,
年来渐觉世情疏。
石床梦冷和云卧,
茅屋灯残共明居。

译文:
白发垂垂,一个年迈的老人,
这些年渐渐觉得与世情疏远。
石床上冷冷清清,与云一同沉睡,
茅屋中的灯光渐渐消逝,只剩明亮的居所。

诗意:
这首诗以一位年迈的老人为主角,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活变迁的感慨。老人的白发垂垂,形容他已经年迈,对世事渐渐感到疏离。他就寝在石床上,梦境中冷冷清清,与云一同沉睡,体现了他与现实世界的疏离感。茅屋中的灯光逐渐残照,但他仍然在这明亮的居所中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年老的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通过描述老人的白发、石床、茅屋和灯光等细节,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静谧、寂寥的氛围。诗人使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绘老人的孤独与与世隔绝的状态,表达了对光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诗中还出现了"涉及典唐书"的句子,表明老人尽管家境贫寒,但仍然对文化和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最后两句"羡君种柳清溪上,借我苔机学钓鱼",则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羡慕和渴望,希望能够和友人一起享受田园生活的愉悦。

整首诗在简短的篇幅内,通过对老人的描写,展现了岁月的流转、生活的变迁以及对友情和理想生活的向往。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人生百态中的一种情感状态,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孟子·王政》

    分地因天各有宜,财成辅相只当为。相忘禄产沾濡重,{白卑}{白卑}浑浑自不知。

  • 《寄云盖山先禅师》

    曾寻湘水东,古翠积秋浓。长老禅栖处,半天云盖峰。闲床饶得石,杂树少于松。近有谁堪语,浏阳妙指踪。

  • 《山泉赏》

    群嶂横秀气,飞流落云中。阴厓写古雪,月壑垂长虹。洄注石镜净,秋临遥天空。孤赏忆谢朓,青山度松风。

  •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三神水馆寄子瞻兄四绝》

    夜雨从来相对眠,兹行万里隔胡天。试依北斗看南斗,始觉吴山在目前。

  • 《出汴过淮有作》

    十年犹愧饱侏儒,却到淮山识旧途。一櫂轻於堂上芥,此身闲似不中凫。受风帆影随南北,弄日云容自有无。不用乘桴泛沧海,半生全欲老江湖。

  • 《午窗》

    午窗破梦角巾斜,自涤铜铛煮茗芽。满院绿苔春色静,冥冥细雨落桐花。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